郭麗文:20年磨一劍 守望中國傳統(tǒng)園林
在寒冷的冬季,郭麗文先生的工作室卻是溫暖如春,滿屋子都是書籍和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如果不是交談,會讓人以為他是位畫家或者是位學者;在他把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知識娓娓道來之時,才領略到他更是位造園藝術家。【詳細】
2018-12-21
建筑師童明:江南園林的基礎已經(jīng)不復存在
《東南園墅》是我國第一代建筑學家童寯橫跨50年時間完成的一部英文著作。1983年,他在臨終之際,在病榻上親手校訂完稿。【詳細】
2018-12-17
俞孔堅:用“大腳革命”指引城市規(guī)劃建設
12月13日,(西安)市委中心組舉行學習報告會,邀請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作《大腳革命走向生態(tài)城市和美麗中國》專題報告。會前,記者圍繞報告內容對俞孔堅進行了專訪。【詳細】
2018-12-17
清華大學吳良鏞:建筑可閱讀,城市有溫度
背景介紹:吳良鏞,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居環(huán)境科學的創(chuàng)建者。其先后獲得【詳細】
2018-12-11
北京園林古建設計師揭秘20年花壇設計靈感
今年國慶,一座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題的立體花壇出現(xiàn)在建國門路口西北角。木棉花開、小燕高飛……站在花壇前,欣賞著一個個細膩的鮮花造型,藍海浪若有所思。參與國慶花壇設計21年以來,藍海浪伴隨著祖國的成長而不斷蛻變。【詳細】
2018-11-21
孟建民院士:車間里的“解題大道”
1977年、1978年參加高考,1978年考入南京工學院(現(xiàn)為東南大學)建筑系。1990年獲該校博士學位?,F(xiàn)任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建筑師。主持設計了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玉樹地震遺址紀念館、香港大學深【詳細】
2018-11-16
AECOM劉泓志:韌性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未來發(fā)展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開幕。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吸引了172個國家、地區(qū)和國際組織參會,共有3600多家企業(yè)參展。【詳細】
2018-11-09
劉太格: 中國城市規(guī)劃應避免追求短期效應
過去四十年間,中國城市的發(fā)展崛起速度震驚了世界。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和人口流動的放開,北京、上海、廣州等資源和人才集中的大城市“膨脹”成超大城市,北京的戶籍人口在40年間從871.5萬增加到2170.7萬人,然而交通堵塞、教育資源緊缺、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也接踵而至。【詳細】
2018-11-01
綠植“雕刻家” 美化廣州11年
行走在廣州沿江西路品質化示范路上,你一定會被清新養(yǎng)眼的時花帶、修剪齊整的綠化帶所吸引,它們在湛藍天空和白色海鷗雕塑的映襯下,高低錯落,美不勝收。【詳細】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