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
黔東南:大山深處被遺忘的天堂美景
日期:2008-11-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 我要評論()
很早就聽說從江邊的高山之巔上,生活著“拒絕現(xiàn)代文明”的岜沙人(俗稱黑苗),其裝束、生活、風俗習慣與幾千年前無異,男子均偑刀槍,民風剽悍。我們此行是一定要去的。不知是開發(fā)過了?還是因為離縣城太近?還是一些別的什么原因?我沒有感受到這些。剛到寨門就見兩排身穿民族服飾、肩扛獵槍的岜沙人,表演似的站在公路兩側,漸次收取門票!搬鄙场泵缯Z的意思是“草木繁多”,在這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確保護得很好,隨處可見的大樹粗壯而挺拔,村民們崇拜自然,以樹為神。岜沙人身穿一種藍紫色泛著光的布料很有特點,據(jù)說是一種叫藍靛的植物在自己織的土布上染成,并且在染制時還要加入雞蛋清,這樣染成的布既有光澤又能防雨。在寨子山后的空地上,我們觀看了一場由旅游局組織的感覺沒什么意思的表演后,大伙信步走進村子,村間空地及山坡上,或聚或散或疏或密豎立著高大的木排,那是村民的曬谷架。大概是農忙吧,進村后我只看到三個岜沙人,一個孩子和一個婦女我們一舉起相機就伸手要錢,還有一位乞丐似的老者坐在曬架邊上木然的盯著我們這些路人。走出村子天色已晚,我們就勢在公路邊新建的招待所旁邊的停車場上搭帳篷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匆匆離開了。 離開時,我征求大家的意見,是到加鳩?還是到小黃?據(jù)說小黃當天下午有個千人以上的侗族大歌表演,很難得看到的。但是受到岜沙這種過度開發(fā)的影響,最后大家決定前往比較原始的,未開發(fā)的加鳩。雖然我也投了加鳩一票,但是后來到肇興聽過侗族大歌以后,才后悔沒到小黃去聽聽千人大歌是何等的壯觀。只怪時間太短,人生處處如此,有得必有失。 無限遠的加鳩讓我們顛簸了八個多小時的車程,同樣讓我們看到了沿途美麗的寨子和雖然沒有元陽那樣壯美,但在我看來仍不失秀美的梯田景觀。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肩扛鋤具,趕著兩頭耕牛的農人,在他們的身后或許還跟著肩挑竹編飯盒的妻子,他們仨仨倆倆地在公路邊組成一幅出耕圖,濃烈的氣息和原始的方式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 原想既然已是無限遠了,那么我們一定能看到一些什么,可到得加鳩后卻讓我們大失所望,偏遠的加鳩鎮(zhèn)沒讓我們看到一點古意,卻在大街上看到袒肩露背的時髦女郎。大家一合計,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返吧!一不做二不休,順著塵土飛揚的鄉(xiāng)村土路我們繼續(xù)前行,路的盡頭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加翁村。 我們把行囊安置在加翁小學后,大伙分頭進了村子,和其它村寨不同的是寨子里伴著許多的古樹,色彩濃得化不開,這些大樹都有著自由的姿態(tài),好象多出些靈性來。據(jù)村民介紹距此一天腳程,有更大更多的楓樹,成山成片的!真想去看看!我不禁揣想當秋風染紅了楓葉的時候,那山不知會燒成怎樣的天空?據(jù)說在此地是女主外,男主內的民風,寨子里沒什么人,時不時遇到幾個老人,還有個男人帶著一群孩子閑散的和我們打著招呼。年紀輕的,能說點漢話,年老的堅守著深沉的俚語古調,完全聽不懂漢話。這里寧謐安詳,穿行在古老暗淡、疏朗有至的吊腳樓中,使人頓生隔世之感。耀眼的陽光從樹的頂端潑灑下來,宛若飄忽不定的太陽雨,灑下一層的愉快,通身的輕松。 寨子里的水源靠的是高山深處的天然泉水,運用的是一種最古老的方式,村子里每隔十步、二十步就有一個2米見方的蓄水池,上面一個池里滿出的水自然地用管子接流入下一個池子,非常實用。 太陽西沉,對于村里的村民來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是與生俱來的生活規(guī)律。婦女們有的肩扛農具,有的挑著剛從地里采摘的韭菜(她們說因為土壤貧瘠,只長韭菜,這里的人家長年累月的只吃這種菜),有的挑著青草,不管好們擔子里裝的是什么,她們眼角的笑容都平和而堅定。陽光鋪灑在回家的路上,我被這份真實所感動。生活還在繼續(xù),除了多出些電線和“鍋蓋”,想必百年千年前的生活也并沒有什么不同之處。 奇跡般隱退的云彩向我們展示了這小小村寨的夊照,,寨子里的吊腳樓被夊陽映成令人心醉的暖金色,最后在我們狂按的快門聲中演變成熾熱的玫瑰紅,直到最后一抹粉紅色從山頭消失,我仍然無法將眼睛從空中召回。當我們圍坐在走廊邊,在天色漸暗中山風更大了,真是難以置信剛才的勝景已經演變成暮色初臨的寂靜與倦怠。 風聲呼呼無忌,天黑了下來,村子仿佛是被遺忘的角落,遠離了喧囂,樓下男人們的聲音打破了這里亙古的寧靜。我坐在樓上欄桿前聆聽楓樹在風中的私語,少許的一刻,我得到了渴望著的生命中的平靜。 大風吹了一夜,天亮時,風停了。我們又得上路了,回頭望著薄霧中的,隱約似天堂一般的村寨,心中默默祝福著善良的人們一生平安!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