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nèi)動態(tài) ![]() |
|
抗震救災中的“拼命三郎”——記武警四川省阿壩州森林支隊政委許紅軍
日期:2008-06-1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廖清德 我要評論()
“關鍵時刻就是要知難而上!钡卣鸢l(fā)生后,他冒著生命危險第一時間趕赴重災區(qū),爬過亂石堆,逃過滾石區(qū),趟過泥石流,九死一生率領部隊前進指揮組快速到達震中汶川,為抗震救災贏得了寶貴時間。他就是武警部隊有名的實干家,阿壩州森林支隊政委許紅軍。人稱他“拼命三郎”。 面對親情,他選擇了災區(qū) 許紅軍在四川工作4年了。他的父親一直想到他工作的部隊看一看。今年初,他父親在黑龍江省人民醫(yī)院被查出患有肝癌,但他因為工作離不開,卻沒能回去陪陪老人。5月9日,父親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了成都。而他又因工作不能離位,把兩位老人托付給同學。地震發(fā)生時,兩位老人還在成都。因為通訊中斷,無法與他們?nèi)〉寐?lián)系,他把對雙親的憂心隱藏在心里,毅然率領支隊前進指揮組踏上了去震中汶川的征程。此時,他更惦記的是身處震中的兩個中隊——汶川大隊汶川中隊、臥龍中隊的100余名官兵。3天后,他的同學傳來了消息,兩位老人帶著遺憾已乘飛機返回家鄉(xiāng)。 面對病魔,他選擇了工作 由于心血管狹窄,許紅軍今年1月18日在北京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醫(yī)生囑咐他要常年服藥,不能勞累和劇烈運動。而他術后只休息了40天,就到地處高原的阿壩森林支隊任職。到位后,他拖著術后虛弱的身體,忍受著高原反應,走遍了支隊所屬的3個大隊、6個中隊、4個獨立執(zhí)勤點。汶川地震發(fā)生后,他積極主動與駐地黨委政府聯(lián)系,迅速驅車前往災區(qū)。車輛行至理縣古爾溝,由于道路被毀,他們只能徒步前行。當時隨行的阿壩州副州長田曉丹和支隊后勤處處長曲爽都極力阻止他繼續(xù)前進,擔心他身體承受不了艱苦的長途跋涉,適應不了災區(qū)的惡劣環(huán)境。但好意勸阻反而更加堅定了他要到一線的信心。他說:“我的官兵在震中,情況不明,我必須去找他們!钡搅酥貫膮^(qū)汶川后,他才想起,因為走得急,手術后必須服用的4種藥都沒有帶。一周的時間,在斷藥的情況下,他堅持每天組織官兵積極搶險救災,早上不到6時就起床,晚上12時以后才能睡覺,每天工作時間都近18個小時。醫(yī)生說,斷藥對他來講危險最大,高強度的工作更會使他的病情雪上加霜,他這是在拼命呀! 面對任務,他選擇了重擔 阿壩州山高坡陡、道路險要,地震發(fā)生后,是接連不斷的余震。山體滑坡,飛石滾滾。他對同行的曲爽講:“現(xiàn)在我們不要去考慮生與死的問題,只要還能夠向前邁一步,就要向災區(qū)靠近一米!痹趤y石堆里前進2公里后,他的腳崴傷了,腳脖子腫起來,加之右腿多處被擦傷,行走非常困難。但他依然堅持了12個小時,走完了32公里。到達重災區(qū)理縣后,他幾乎已經(jīng)不能站立。他說:“關鍵時刻就是要知難而上! 13日10時,他主動承擔了理縣鄉(xiāng)鎮(zhèn)的抗震救災工作任務。他科學指揮,分兵五路,分別在理縣蒲溪鄉(xiāng)、薛城、通化鄉(xiāng)、上孟鄉(xiāng)、樸頭鄉(xiāng)開展突擊性搶險、搜救群眾、轉移物資等任務,與官兵一起共搶修道路3公里,轉移群眾100余人,從廢墟中救出群眾12人,挖掘、搬運遇難人員3人,搶救出炸藥5噸。 15日9時,他再次冒著生命危險向汶川進發(fā)。歷經(jīng)13個小時,指揮車輛通過了一道道險阻,車隊第一個開進汶川縣城。17日7時,他將理縣部隊及時調(diào)整到重災區(qū)汶川,與就地遂行任務的汶川大隊匯合,主動承擔起汶川地區(qū)救災物資的卸運、儲存、保管、分發(fā)任務,后來又主動承擔了汶川地區(qū)的防疫工作,為汶川的抗震救災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使用,未經(jīng)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抗震救災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WWW.m.bodypridesp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