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jīng)驗交流 |
|
園林以發(fā)揮實質效用為上
日期:2008-04-25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 我要評論()
現(xiàn)在,很多城市都對園林建設相當重視,在實施河湖還清、綠樹成蔭等基礎生態(tài)工程的同時,還全力打造一些噴泉廣場、大型綠地、雕塑公園等所謂的精品工程。但老實說,真正成為精品的,并不多。原因可能也很簡單,它們不實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距離太遠。 最近看到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孟兆禎接受《南方日報》采訪、在回答“廣州每十年氣溫升高0.4攝氏度,熱島效應嚴重,在景觀建設方面有什么辦法可以緩解”時,他回答:惟一方法就是改變土地性質,即拆建筑種樹。比如上海前幾年采用紅外線遙感技術,調查到熱島的高峰在延安中路北段,劃出了24公頃的范圍,每平方米花1.2萬元高價把土地全部收回來,改建成5個公園,使市中心從生態(tài)到景觀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由此不難看出,現(xiàn)代城市園林建設的終極目的,應該就是要更好地發(fā)揮實質效用,改善生活環(huán)境、提高生活質量。也就是說,園林建設要以有利于人們日常生活為原則。 也許有人會說:觀賞也是一種實質效用,園林景觀是讓人觀賞的。的確如此,在中國古代,私家園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士大夫、知識權貴階層用來品評、鑒賞、把玩的。但不能不說,對現(xiàn)代城市園林而言,觀賞已遠遠談不上是首要目的、甚至主要目的,而只能是兼顧。相反,隨著現(xiàn)代社會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而愈加興盛的現(xiàn)代城市園林,滿足人們的日常實質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一座山、一泓水、一片林蔭,如果僅僅只能用于觀賞,而不能成為日常生活場景的一部分,那么,山再青、水再清、樹再綠,也只是用于裝點城市的盆景、供人觀看的展品。說白了,就是一種擺設。 同拆建筑種樹首先是用來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而不是景觀欣賞一樣,興建山水、花草、樹木等園林景觀,也首先要追求真正貼近人們日常生活,而不僅僅只是成為一種擺設。 只有真正貼近乃至無限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園林景觀才有可能充分發(fā)揮出實質效用。這其實是一種很樸素的想法。但可惜的是,現(xiàn)在一些華而不實的觀念和做法似乎更受追捧。以城市水系治理為例,為了所謂的美觀整潔,用水泥巖石砌出堤壩河岸,但更生態(tài)的做法,應是保持原生態(tài)的泥質堤岸并栽種水源防護林。因為有了樹林就會有腐葉層,葉子掉下來吸收并過濾雨水,同時通過與泥土進行生物質交換,河里的水自然就會被凈化。水泥堤岸只會惡化水質。 毫無疑問,園林景觀只有發(fā)揮出實質效用,才會使現(xiàn)代城市更加宜居。自由開放、親切自然的空間隨處可見,能夠讓人在花草樹叢中、小橋流水間從容徜徉、自由嬉戲、盡情玩耍……這才是令人無限向往并真誠接受的園林景觀。走進自然是久居都市后人們所共有的天性之一,發(fā)揮實質效用的園林就正好極大地滿足了這一天性。 所以,一個城市的園林建設要有品位、有魅力,必然要將自然美景巧妙而自然地引入生活、并可以使人無限親近,從而緩解他們對自然生態(tài)美景的強烈渴求。這樣的城市是可以毫無拘束、自然而然地親近、享受園林景觀的城市,也是可以讓人詩意地棲居的城市。 精雕細刻而難以親近甚至拒人千里的園林,與其說是景觀,不如說是擺設。在環(huán)境質量時刻需要提高的現(xiàn)代城市,園林建設首先要以發(fā)揮實質效用為上,比如緩解熱島效應、凈化城市水系、提供休閑場地等等。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使用,未經(jīng)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WWW.m.bodypridesp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