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經驗交流|園林新聞 | www.m.bodypridespa.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高級搜索 |
“低碳城市”的驚人之舉
爆破一座四星級酒店的時間,只需要8秒鐘。 號稱要打造“低碳城市”的南昌,做出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2月6日,投入使用僅十余年的五湖大酒店,在一聲轟然巨響中倒下。 五湖大酒店曾經被譽為南昌的地標性建筑之一,有22層,高約86米,于1997年投入使用。2007年7月,五湖大酒店被整體轉讓給香港的凱美集團。凱美遂計劃將其加高為25層,到90多米,并按照五星級酒店的標準進行內部改造。 但凱美后來又改變了主意。南昌當地媒體《信息日報》去年11月19日援引南昌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局一位負責人的話說,改造方案獲批后,凱美集團又擔心加高后地基下沉帶來安全隱患,自己推翻了。于是,凱美集團遞交新方案,提出拆除酒店大樓,原址重建25層的新酒店大樓,同時建一座6層的副樓。而南昌市政府部門也在去年11月上旬正式下達“抄告單”,同意拆除重建。 五湖大酒店將拆掉重建的消息被披露后,有公眾對此事提出質疑:“南昌市的哪家酒店有它的環(huán)境好?還拆什么拆,極大的浪費!”“希望在方案實施前,進行審計和監(jiān)督�!钡频曜罱K還是被爆破,而公眾也很難了解其中的內幕。 酒店的建筑質量本身,應該沒有大的問題。如果酒店的建筑質量不過關,凱美當初怎么會有加高為25層的念頭?而負責爆破的解放軍理工大學工程兵學院薛峰松教授也對媒體表示,“房子修得很牢靠”。 關于這次驚天動地的爆炸拆除,凱美集團方面的負責人祈小行給出的說法是,酒店在結構和功能設計上存在一定缺陷,光靠修補和加固的話,達不到加高的要求。 就25層的五星級酒店標準而言,五湖大酒店或許的確達不到要求。但當初設計的畢竟是22層的四星級酒店,為什么非要“霸王硬上弓”,變成25層的五星級酒店呢? 看起來,凱美是一個行事古怪的公司。更加古怪的是,南昌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局竟然順從了凱美。難道規(guī)劃局的人不明白,五湖大酒店的爆破拆除將帶來巨大的社會財富浪費,也將產生大量的煙氣污染和建筑垃圾嗎? 政府部門的失職,直接導致了五湖大酒店的毀滅�?紤]到江西省是華東地區(qū)經濟較為落后的省份,而省會城市南昌竟然要拆掉一座好端端的四星級酒店,就更加令人嘆息了。 五湖大酒店的推倒重建,也意味著大量能源的無謂消耗。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行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南昌還口口聲聲要發(fā)展低碳經濟,打造低碳城市。去年11月,南昌舉行了“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tài)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當時,滿城飄揚著 “低碳經濟”的旗幟和標語。大會甚至鄭重其事地發(fā)表《南昌宣言》,高調宣稱要在全球范圍內大力發(fā)展低碳與生態(tài)經濟,提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就在此次大會之前,英國戰(zhàn)略方案基金“低碳城市試點項目”啟動,南昌率先入選。《南昌日報》還報道說,今年2月初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低碳經濟合作項目動員大會”上,南昌市與廣東省、湖北省、重慶市、保定市共同被列為“國家低碳經濟試點”。 顯然,南昌對“低碳城市”或“低碳經濟試點”的名號非常在乎。在這座城市的低碳經濟路徑中,新能源產業(yè)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提出要打造世界級的太陽能光伏產業(yè)園。而幾個月前,江西賽維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也在南昌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竣工投產。 南昌在低碳經濟發(fā)展方面的雄心,對新能源產業(yè)的倚重,和很多中國城市都非常相似。如今的中國大地上,正興起一股“低碳城市”的潮流。發(fā)展新能源產業(yè),當然 是值得鼓勵的事情。但如果將發(fā)展低碳經濟簡單地等同于發(fā)展新能源產業(yè),未免目光短淺。實際上,通過合理的城市規(guī)劃以減少資源浪費,倡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低碳生活方式等,都是“低碳城市”的應有之義。 像南昌拆掉一座僅十余年的四星級酒店的行為,在中國雖不多見。但在這個國家的城市建設中,無端拆掉建筑物的事情,卻屢見不鮮。 最近,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qū)就發(fā)生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新聞:耗資1500多萬元人民幣、08年9月才投入使用的祥坂小學,以及附近多座壽命不足10年的住宅樓,均被地方政府要求拆遷,為所謂的“中央商務區(qū)”建設讓路。 去年夏天,筆者曾在武漢采訪一項湖泊連通工程——在市區(qū)內的東湖和沙湖之間開挖長約1.7公里的連通渠。根據當時的一份拆遷工作內部材料,該工程規(guī)劃總用地面積高達1.7平方公里,拆遷將涉及8932戶居民。但實際上,絕大部分居民的房屋,并不在東湖沙湖連通渠范圍之內。 2007年年初,浙江省杭州市,被譽為西子湖畔第一高樓的浙江大學湖濱校區(qū)教學主樓被爆破拆除。這座20層、60米高的大樓設計使用壽命是100年,但服役僅13年。此前,浙江大學已經將湖濱校區(qū)土地出售給香港嘉里集團,后者將在原址建設“杭州嘉里中心”。 本來,法律體系是發(fā)展低碳經濟最有力的保障。但很多人要么利用法律的漏洞或空白地帶,或者干脆將法律拋諸腦后。 不得不說,中國地方政府的很多官員并未領悟低碳經濟的真正含義。他們喜歡的是“低碳城市”這個標簽,而非其真實內涵。 李泰格, 駐北京的環(huán)境與科學記者,擅長深度報道。1997年獲四川大學工學碩士;2003-2004年,獲Knight科學新聞獎學金資助,在麻省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