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工程養(yǎng)護 ![]() |
|
花木秋季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治
日期:2008-10-21 來源:中國園林養(yǎng)護網 作者: 我要評論()
一、黃楊尺蠖 主要危害:絲棉木、黃楊、衛(wèi)矛、榆樹、楊、柳等。幼蟲群集葉片取食,將葉片吃光后啃食嫩枝皮層,導致整株死亡。 1年發(fā)生2—3代,以蛹越冬。成蟲白天棲息枝葉隱蔽處,夜出活動、交尾、產卵,卵產于葉背,呈雙行或塊狀排列。卵塊數十至百余粒。卵孵化多在早晨5:00—8:00,群集葉背危害,咀食葉片、嫩枝皮層,老熟幼蟲吐絲飄落入土化蛹。成蟲飛翔力不強,具較強的趨光性。 防治方法:1、成蟲羽化期,利用燈光誘殺。2、利用成蟲飛翔力不強,早、晚集中在寄生植物上、下部的特性,以簡單器具捕殺。3、幼蟲危害期,噴施50%亞胺硫磷乳劑2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500倍液、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4、在成蟲產卵的高峰期,鏟除根際周圍雜草上的卵塊及初孵幼蟲,冬季翻耕根際土壤,可殺死越冬蟲蛹。 二、刺蛾 有黃刺蛾、褐邊綠刺蛾、扁刺蛾等。主要危害重陽木、楊、柳、榆、刺槐、櫻花、紅楓、海棠、臘梅、紫薇、桂花、大葉黃楊等。 1年發(fā)生2代,以幼蟲在淺土層結繭越冬。成蟲白天潛伏,夜間飛翔活動,有趨光性。成蟲交尾產卵。卵常數十粒集中產于葉背,呈魚鱗狀排列。卵期為5—7天。初孵幼蟲不取食,2齡后取食蛻下的皮及葉肉,3、4齡后吃穿葉表皮,6齡后自葉緣向內蠶食。 防治方法:1、根據刺蛾初孵幼蟲的群集性,被害葉透明枯斑,目標顯著,可組織人力摘除蟲葉。2、燈光誘殺多種刺蛾成蟲,防止產卵。3、掌握刺蛾3齡幼蟲以前噴藥?捎20%除蟲脲懸浮劑10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油1000倍液。4、可結合冬季整枝修剪,剪除蛹、繭集中燒毀,結合樹盤松土、施肥等措施,挖除地下其他刺蛾蟲繭予以消滅。 三、紫薇絨蚧 主要危害紫薇、石榴及桑等。成蟲和若蟲在芽腋、葉片和枝條上刺吸危害,分泌蜜露,導致枝葉發(fā)黑,葉片脫落,影響生長,失去觀賞價值。 1年發(fā)生2—3代。以若蟲在枝干縫隙內越冬。翌年繼續(xù)取食危害。4月老熟雄若蟲化蛹羽化,并與雌蟲交配,交尾后不久死亡。雌成蟲于5月上旬開始產卵。第一代若蟲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孵化。第二代雌成蟲于8月上中旬大量產卵。8月下旬至9月上旬若蟲大量孵化,發(fā)育不整齊。有世代重疊現象。蟲體多分布在枝條及樹干縫隙、凹陷處。少數分布于葉背基部,在枝條上陰面多于陽面。 防治方法:1、用竹片或毛刷刮去樹干、枝條有蟲枝。2、若蟲孵化末期,可連續(xù)噴藥2—3次,選用25%亞胺硫磷600—800倍液,40%殺捕磷乳油1500—2000倍液噴施。3、結合修剪,除去并燒毀有蟲枝。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