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永久免费毛片久久99
首頁 |
Home
 園林新聞 |
News
 規(guī)劃設計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風景名勝 |
Famous Scenery
 園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園林 
World Garden
風景園林師 |
Landscape Architects
 園林論文 |
Papers
 園林圖庫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園林市場 |
Business
 圖書頻道 |
Publications
 園林論壇 |
Forum
 網址導航
Navigation
首頁名勝世界遺產  rss訂閱
      高級搜索 
世界文化遺產---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日期:2008-09-04     來源:人民網     作者:   我要評論()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薩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紅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它由白宮和紅宮及其附屬建筑組成。布達拉宮自公元七世紀起就成為達賴喇嘛的冬宮,象征著西藏佛教和歷代行政統(tǒng)治的中心。優(yōu)美而又獨具匠心的建筑、華美絢麗的裝飾、與天然美景間的和諧融洽,使布達拉宮在歷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幾分豐采。大昭寺是一組極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世紀羅布林卡,是達賴喇嘛的夏宮,也是西藏藝術的杰作。

  這三處地點風景優(yōu)美,建筑創(chuàng)意新穎。加之它們在歷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構成一幅和諧融入了裝飾藝術之美的驚人勝景。

●概況:

  布達拉宮 坐落于中國西南部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市中心的紅山上,“布達拉”為梵語“普陀”的音譯,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布達拉宮始建于7世紀,是松贊干布統(tǒng)一西藏之后,為促進吐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fā)展,推進與唐王朝的睦鄰友好關系,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據《舊唐書·吐蕃上》》記載:“貞觀十五年(641),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及與公主歸國,謂所親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楝宇以居處焉!边@座城的主樓高9層,有宮室999間,加上頂層的一間佛堂共1000間。遺憾的是這座輝煌的唐代建筑早已毀于戰(zhàn)亂,僅存一座法王洞。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建立了噶丹頗章政權,為擴大政治影響和鞏固政教合一的農奴制度,決定在山上重建宮殿。1645年動工,先建白宮,后造紅宮,于1693年落成,工程歷時50年。以后歷世達賴繼續(xù)擴建,十三世達賴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建和增建,形成今日的規(guī)模。

  布達拉宮規(guī)模龐大,氣勢宏偉,依山勢而建,占地面積36萬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層,高117米。它是著名的藏式宮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和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譽。

  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包括白宮、紅宮以及周邊與之相搭配的各種建筑。以白宮為主體的建筑群建成于1648年。白宮是歷代達賴喇嘛進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共7層;紅宮位于布達拉宮的中部,以紅宮為主體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層,這里是供奉歷代達賴喇嘛靈塔以及進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此外,布達拉宮還包括有山上的僧官學校、僧舍、東西庭院以及山下的雪老城、西藏地方政府馬基康、印經院、監(jiān)獄、馬廄、布達拉宮后園、龍王潭等附屬建筑。

  從17世紀中葉到1959年以前,布達拉宮一直是歷代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從事政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布達拉宮氣勢雄偉、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中,蘊藏了藏、漢、蒙等民族在文化、藝術、宗教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今天,布達拉宮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圣地的地位,成為世所公認的藏民族象征。

  大昭寺 位于拉薩市區(qū)的東南部,始建于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01年)。先后被稱為“惹剎”、“邏些”等,9世紀改稱“大昭寺”,意為“存放經書的大殿”,清代(公元1644~1911年)又稱其為“伊克昭廟”。它是西藏地區(qū)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漢藏結合木結構建筑。在大昭寺初建時,松贊干布的妃子尼泊爾尺尊公主得知松贊干布的另一妃子唐朝文成公主精于歷算,便托祿東贊邀請文成公主勘察建寺地址。根據勘察和計算的結果,她們認為西藏地形猶如一位仰臥的魔女。拉薩的一片湖泊(大昭寺基址)由魔女的心血匯成,紅山和藥王山形似魔女心臟的骨架。若能在湖(藏文音譯“臥唐錯”)上修廟,供奉釋迦牟尼,在紅山上建王宮,就可以鎮(zhèn)住魔女。于是松贊干布下令填湖造廟,在填湖工程中,大量的土是用白山羊作運料馱畜,寺建成后,為紀念白山羊馱土功績,將該寺稱為惹剎(意為山羊馱土),后改稱祖拉康、覺康,清代命名為大昭寺。在五世達賴(1642―1682)至第巴桑結嘉措執(zhí)政的40余年中,曾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葺與擴建。后經歷代擴建而形成今天的規(guī)模。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為經堂大殿。大殿高4層,建筑構件為漢式風格,柱頭和屋檐的裝飾則為典型的藏式風格。大殿的一層供奉有唐代(公元618~904年)文成公主帶入西藏的釋迦牟尼金像。二層供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三層為一天井,是一層殿堂的屋頂和天窗。四層正中為4座金頂。佛殿內外和四周的回廊滿繪壁畫,面積達2600余平方米,題材包括佛教、歷史人物和故事。此外,寺內還保存了大量珍貴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會盟碑”,更是漢藏兩族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羅布林卡 位于布達拉宮西側約2公里的拉薩河畔!傲_布林卡”藏語意為“寶貝園”。18世紀中葉七世達賴在此建正式宮殿格桑頗章,名為羅布林卡,成為歷世達賴處理政務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夏宮。七世達賴以后的歷世達賴均曾增修羅布林卡,而以八世和十三世達賴為著。八世達賴擴建后,羅布林卡明顯具備了園林特點。十三世達賴則主要是辟建金色林,在園林西部修建了金色頗章和格桑德吉等建筑。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為十四世達賴修建的達旦明六頗章(俗稱新宮),形成了今天羅布林卡的規(guī)模。

  羅布林卡的占地面積約為360萬平方米。園內有植物100余種,不僅有拉薩地區(qū)常見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異草,還有從內地移植或從國外引進的名貴花卉,堪稱高原植物園。

  羅布林卡由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旦明久頗章等幾組宮殿建筑組成,每組建筑又分為宮區(qū)、宮前區(qū)和林區(qū)三個主要部分。以格桑頗章為主體的建筑群,位于第二重圍墻內南院的東南部。以措吉頗章(湖心亭)為主體的建筑群,位于格桑頗章西北約120米處,是羅布林卡中最美麗的景區(qū)。以金色頗章為主體的建筑群,位于羅布林卡西部。各組建筑均以木、石為主要材料建成,規(guī)劃整齊,具有明顯的藏式建筑風格。主要殿堂內的墻壁上均繪有精美的壁畫。此外,羅布林卡內還珍藏有大量的文物和典籍。

 ●文化遺產價值:

  布達拉宮號稱“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宮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等方面均聞名于世,體現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藝和藏族建筑藝術的偉大成就。

     高度的建筑藝術成就 

  布達拉宮依山建造,由白宮、紅宮兩大部分和與之相配合的各種建筑所組成。眾多的建筑雖屬歷代不同時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勢修建,使整座宮寺建筑顯得非常雄偉壯觀,而又十分協調完整,在建筑藝術的美學成就上達到了無比的高度,構成了一項建筑創(chuàng)造的天才杰作。

     藏傳佛教寺廟與宮殿建筑相結合的例證 

  布達拉宮的建筑藝術,是數以干計的藏傳佛教寺廟與宮殿相結合的建筑類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例證。

     保持了歷史原狀 

  布達拉宮現存的設計、材料、工藝、布局等均保存自公元7世紀始建以來,歷次重大增擴建和重建的原狀,真實性很高。

     建筑裝飾藝術的偉大成就 

  布達拉宮不僅在整體建筑上有著創(chuàng)造性的高度成就,而且它的各部分的設計、藝術裝飾(雕刻、彩畫等)都達到很高的成就。

     重大的歷史和宗教意義  

  布達拉宮過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與西藏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歷代達賴喇嘛等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因而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和宗教等意義。

【 已有位對此新聞感興趣的網友發(fā)表了看法  點擊查看
閱讀: 次   錄入:xuan88評論 】 【 推薦 】 【 打印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菊花欄目
已有位對此新聞感興趣的網友發(fā)表了看法
參與討論:字數 姓名:

  • 請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各項相關法律法規(guī)
  • 本站所有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網友評論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網友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國風景園林網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