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遺產要聞 ![]() |
|
都江堰古建筑群搶救保護工程正式開工
日期:2008-06-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鄭天虹 金小茜 我要評論()
經國家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論證,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古建筑群搶救保護工程30日正式開工。這是汶川地震后正式啟動的第一個文物搶救保護工程,工期預計2年至3年。 據了解,搶救保護工程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勘察設計總負責,施工單位為泉州刺桐古建筑公司和廣西文物保護研究設計中心,河北木石古代建筑設計公司監(jiān)理。 據廣西文保中心主任張憲文介紹,工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都江堰古建筑群搶救性清理、排險、基礎加固、全面修復及避雷、消防、安防設施建設。兩施工單位首批已有50人參與施工。預計二王廟、伏龍觀的重建在6個月后完工,而整個都江堰古建筑群的修復則需要2年至3年。 根據《文物保護法》《建筑法》《招投標法》及《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由專家組綜合評估技術能力、以往業(yè)績、施工經驗、同行公認等因素后確定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 由于傳統(tǒng)木構建筑自身有較強的抗震性能,因此,保護工程將嚴格按照原工藝施工;同時研究采用成熟的抗震技術,但限于隱蔽部位。 據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將建立國家、四川省、成都市三級領導協調和專業(yè)咨詢機制,履行審查報批程序,頒布實施專項管理辦法,加強對工程的監(jiān)督、驗收和審計,一定要使都江堰古建筑群搶救保護工程成為災后文化遺產搶救保護的示范工程。 四川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說,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景區(qū)的恢復重建將采取特事特辦的方法,二王廟工程將采取邊設計、邊清理、邊施工的方式進行,先易后難,防止次生災害對文化遺產造成更大的損失。 文化部部長蔡武在出席工程開工儀式上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作作為災區(qū)恢復重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重建物質家園,也是重建精神家園;既是對災區(qū)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支援,也是一種精神慰藉和文化支持。”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著名旅游景區(qū),在“5·12”汶川地震中,都江堰二王廟、伏龍觀等古建筑群嚴重受損。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