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渴望讓建筑消失的建筑師

2015-01-13 09:09:56         來源:人物     瀏覽次數(shù):

  新年到來之際,這個星球依舊沖突頻仍,問題叢生。保持冷靜,我們在地球上尋訪到30個知名人物,與他們進行了一次認真而有趣的對話。他們是學者、歌手、球員、小說家、電影導演、企業(yè)家、性少數(shù)派和撲克牌手,其中既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也有人們視線以外的寂寥者,看上去差距很大。這份名單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的人都有審視的價值,他們的故事都充滿令人沉思的魅力。正因如此,我們有聞必錄,希望你一旦開始讀,就愿意讀到最后一個字。

隈研吾(Kengo Kuma)

  問一個渴望讓建筑消失的建筑師隈研吾:想跟農村小城的人說,請對自己所生存的地方保持自信。

  比起揚揚得意、高高在上的“正建筑”,他更推崇俯于地面、隱于周遭的“負建筑”。他嘗試著以無秩序的設計來消解建筑的存在感,使之成為“自然的建筑”。

  記者:你曾為馬云先生設計了阿里巴巴工作區(qū),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成就了很多百萬、千萬富翁。有人說,現(xiàn)今優(yōu)秀的建筑師只為權貴階層服務,你是否思考過自己的建筑作品與社會金錢規(guī)則之間的關系?

  隈研吾:在接這件差事的時候,我和阿里巴巴創(chuàng)立者馬云先生聊過天,覺得非常有趣。現(xiàn)在他成為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但那個時候,我事先并沒有去猜測說阿里巴巴到底是不是一家有錢的公司。建筑是一個時代的鏡子,跟這個時代中擁有權力(財富也是其中的一種)的人共事,對于建筑師而言,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記者:王澍設計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qū)常常引發(fā)學生們迷路,它的實用性遭到很多異議,你卻說“建筑作品不可能完全服務于功能”,這與你一直推崇的讓建筑回歸人的需求本身不相矛盾嗎?

  隈研吾:我們經(jīng)常說,為了達到一個目的,如果選擇A的話,就不能再選擇B,我覺得這就是建筑的宿命。所以,我的意思不是說建筑的實用性不重要,而是王澍設計的校區(qū)非常獨特,有讓世界關注的價值,我是從這個層面去評判的。

  記者:近幾年,你頻繁往來于中國與日本之間,如何看待這幾年中國建筑的變化?你最欣賞的中國建筑是?

  隈研吾:感覺中國建筑正在嘗試擺脫20世紀西方的后現(xiàn)代風格,開拓一種新的潮流,年輕建筑師的很多作品都很有意思。雖然如此,但要我選一個最欣賞的還是很難的,一定要說的話,我對之前你問題里提到的王澎的作品非常有共鳴。

  記者:你一直偏愛使用木質材料,但它的堅固性一直受到質疑。被稱為紙建筑師的坂茂曾說材料與建筑的堅固性沒有多大關系,最重要的是建筑的設計結構以及人為的保護。你如何理解材料與建筑的關系?

  隈研吾:我覺得不管使用什么材料,都關乎建筑最深層次的思想,把材料作為一種附屬或者外在的化妝品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我非??粗啬軐⑷祟惾粘I詈妥匀蝗诤系倪@種木質材料,至于它的堅固性和可燃性,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最大程度注意這些問題,只要運用現(xiàn)在的技術,木質這種材料一定可以適應各種各樣的條件。

  記者:你曾說日本的建筑施工方雖然質量非常高,但很無趣,認為“犯錯也會成為一種美”。但建筑質量的好壞與建筑使用者的安全息息相關,也決定建筑的最終價值,你沒有這樣的擔憂嗎?

  隈研吾:安全問題始終是建筑的第一要素,這個問題決不能疏忽。日本的高層建筑確實質量很高,但中國的高樓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質量問題。比如說,我之前在長城腳下建造的竹屋,當時拿到要搭建結構用的竹子時,發(fā)現(xiàn)竹子粗細不一,跟日本市場可以看到的竹子材料相比,粗細非常不均衡。但在用的時候,反而覺得這些不一樣的竹子有個性、很有趣,最后搭建出了讓我非常滿意的作品。但是,這并不是說,我無視建筑的安全問題。

  記者:你的“負建筑”理論提出建筑不應該追求象征意義,應該回歸人本身,追求最適宜的建筑。這個“最適宜”的衡量標準是什么呢?

  隈研吾:“最適宜”這個唯一的衡量標準是,在建筑里居住或者使用建筑的人說的那句“最適合”。生活它本身是多面性的,所以這個“最適合”你也無法用數(shù)值或者客觀的一些尺度去衡量。

  記者:你曾說自己一直在找尋21世紀建筑材料的基本驅動力,為何對此如此著迷?目前有什么新的進展嗎?

  隈研吾:在此以前,我一直以木質材料和石頭類材料為中心進行研究,但最近我開始關注布料這種材質,發(fā)現(xiàn)它既能作為建筑素材,也可以用作家具材料。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通過布這種材料,可以改變空間的整個布局和感覺。

  記者:你對文學一直很感興趣,中國的作家里,喜歡哪幾位?為什么?

  隈研吾:我非常喜歡魯迅先生。他寫過《藤野先生》,而我跟藤野先生的曾孫是初中同學,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對這篇作品非常有親切感。

  記者:如果不受金錢、地域等任何限制,你最想在什么地方設計一個什么樣的作品?

  隈研吾:我覺得正是因為限制,才能建造起建筑,如果沒有限制,我是設計不出來任何建筑的。

  記者:對于那些想做一名優(yōu)秀建筑師的年輕人,能否給幾條建議?

  隈研吾:想成為建筑師的話,年輕的時候就要多去旅行多去看。

  記者:如果你是一個游說家,2015年你最想去游說誰,解決什么問題?

  隈研吾:我想去那些很小的農村,跟那里的人說:請對自己所生存的地方保持自信。

  記者:在你的專業(yè)領域里,誰現(xiàn)在突然站在你面前會讓你從沙發(fā)上跳起來?為什么?

  隈研吾:當然是原廣司先生,到現(xiàn)在他都是建筑界一個恐怖的存在,先生如果突然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會非常吃驚的。

  記者:除去當下的職業(yè),你最想從事的職業(yè)是什么?

  隈研吾:哈,想當獸醫(yī),我對能跟動物直接接觸的工作充滿期待。比如說,養(yǎng)養(yǎng)馬什么的。

編輯:dai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fā)布建筑設計新規(guī) 釋放建筑創(chuàng)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guī)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guī)劃國土委發(fā)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guī)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guī)則(修訂稿)》)。據(jù)悉,《規(guī)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古希臘建筑設計的七大奇跡

古希臘的七大奇跡是:帕臺農神廟、耶皮戴奧斯劇場、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特爾斐、羅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島、克諾索斯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