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直接进入网站的正能量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免费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
雷竹引種栽培技術(圖)
[日期:2008-08-06]  來源:《苗木世界》2008年第1期總17期  作者:李龍 王永祥 吳康   發(fā)表評論(0)打印




  雷又名雷公竹、早竹、早園竹等,為剛竹屬禾本科竹亞科竹種。在所有的竹筍品種中最早出筍且筍味鮮美,是浙江省知名的多年生蔬菜?芍谱鞴S片、筍干、罐頭等食用品種。雷竹筍含蛋白質(zhì)2.74%、脂肪0.52%、糖3.54%,經(jīng)常食用竹筍,對人體有助消化、抗皮瘍、抗疾病、抗便秘等功效,并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管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富含18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其中酪氨酸有抑制癌細胞擴散的作用,對糖尿病有很好的輔治作用。為開發(fā)利用雷竹筍這一寶貴植物資源,筆者于2002年開始進行了雷竹引種工作研究,地點設在連云港市錦屏鎮(zhèn)桃花村、崗咀村,位于錦屏山腳下南坡,F(xiàn)將引種栽培技術報道如下。

  1 形態(tài)特征

  雷竹地下莖屬單軸型,竹桿散生,分枝二叉。桿高6-10米。胸徑4-8厘米,節(jié)間長15-25厘米。桿籜光滑無毛,有較密的褐斑,無籜耳及遂毛,籜舌中度發(fā)達,兩側(cè)下延,反轉(zhuǎn)皺折。雷竹新桿節(jié)下有一圈白粉環(huán),近節(jié)下縮小變細,中部腫脹變粗,這種現(xiàn)象在培育好的竹林中較明顯。雷竹每小枝2-6葉,多達9-10葉。葉鞘無毛,鞘口初被肩毛,后脫落或殘存,葉片帶狀披針形。

  2 分布及生態(tài)習性

  2.1分布

  雷竹為剛竹屬散生類竹種,我國長江以南至南嶺以北地區(qū)是散生竹類的中心分布區(qū),現(xiàn)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等地,從氣候條件來說,一般都適宜散生竹類的生長。主要分布在山區(qū)、半山區(qū)及部分平原的荒灘、緩坡。適應范圍廣。海拔2500米以下的丘陵緩坡均適宜栽培,而且一年種竹,永續(xù)利用。在蘇北連云港引種栽培,生長發(fā)育表現(xiàn)良好。

  2.2  生態(tài)習性

  2.2.1  雷竹性文雅,質(zhì)脆弱,喜肥沃,怕積水,鞭細根少。

  2.2.2  3月初開始出筍,4月底結束,5月份新竹生長,抽枝展葉,6月份開始地下鞭生長,8月開始筍芽分化,10—11月有部分秋筍出土。

  2.2.3  雷竹以1年為一個周期,連年出筍。

  2.2.4  生長適宜平均溫度15.3℃、年降水量1400毫米的地區(qū),生長良好。

  2.2.5  出筍期與筍芽分化期要求有充足的雨水,較耐寒,雷竹能耐-13.1℃的低溫,但大雪往往對雷竹造成很大的危害。主要是雷竹竹桿壁薄性脆,易遭雪壓折斷。

  2.2.6  雷竹對土壤要求為疏的沙質(zhì)壤土,喜濕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微酸至中性,普通紅壤與黃壤也適宜栽培。雷竹要求純林栽培,集約經(jīng)營,還宜與其它竹類混栽。疏松的沙質(zhì)壤土適宜雷竹的生長。

  在連云港,3月中旬開始出筍,4月-5月初結束,5月份新竹生長,抽枝展葉,6月份開始地下鞭生長,8月開始筍芽分化。由于雷竹沒有種子,所以雷竹栽培一般采用移母竹或鞭節(jié)育苗。但發(fā)展成高產(chǎn)竹筍林,鞭節(jié)育苗速度慢,不經(jīng)濟,所以在生產(chǎn)中通常采用移母竹栽培。

  3  引種栽培技術

  3.1 栽培地選擇及整地

  雷竹栽培地最好選擇在海拔250m以下,背風向陽,光照充足的東南坡、南坡。以5~15度的低丘緩坡地為好,坡位以下坡為好,有充足的水源和交通便利的地方更為適宜。栽植土壤深度要求50cm以上,pH為4.5~7.0,以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為宜,地下水位以在1m以下為宜,土地貧瘠淺薄,石礫過多,或土壤過于粘重、透氣性能差等對雷竹生長不利,一般不宜發(fā)展雷竹。整地時,一般采用全墾整地,深度30厘米左右,要清除地中的樹蔸、石頭等。每隔8米開一條深、寬30厘米的排水溝。然后挖好窩,可挖成長100厘米,寬80厘米,深35厘米。長邊與等高線平行,窩底要挖平。每畝挖窩60-80個。

  3.2  栽植技術

  3.2.1母竹的選擇   以選當年粗壯母竹、胸圍8—15厘米,無病蟲害的健壯竹作移栽母竹為佳。

  3.2.2  保護竹鞭   要求母竹帶足原土8—10公斤,用稻包扎竹株原土,不要抖落,搬運時要小心輕放,以免碰傷筍奶芽。為了減少水分消耗,還要鋸掉母竹頂梢130厘米以上。

  3.2.3   定植  雷竹一年四季都可栽植,秋冬9一11月和早春2月是最佳季節(jié)。密度一般每公頃750一1200株。栽植時按竹鞭的走向挖掘,挖好定植穴,要將母竹按原方向放入穴內(nèi)。因為雷竹有移地也擇向萌芽生長的習性,如果搞錯走向會引起只成活難長筍的結果。

  3.2.4  施肥  每穴施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guī)?0-20公斤,廄肥和土拌勻,回填穴內(nèi)。竹園四周要開深溝,以利排水防澇。

  3.2.5   培土防漬  母竹落穴后,填充垃圾肥和培墊表土或新土,分層踏實,并將根蔸部表土培成饅頭狀,以防積水爛根。

  3.2.6   防寒防漬  冬天寒冷,母竹要栽40厘米,使土溫保持15℃以上。表土覆蓋雜草,并設立支架和綁樁,防止搖晃影響成活率。

  4  引種管理技術

  4.1   11月栽植后,12月上旬 要進行竹葉覆蓋。在覆蓋前,每畝澆水5000公斤以上,澆透林地,每畝施尿素60公斤,然后覆蓋竹葉,厚30厘米。在缺少竹葉的地方可用雜草、稻草、谷殼、麥殼、油菜等進行覆蓋。一定要使林地保溫、增溫、提早出筍,但效果以竹葉最好。

  4.2  根據(jù)雷竹周年具有長鞭期、筍芽分化期、孕筍期和長筍期4個生長期的特點,進行科學施肥,促進竹筍的生長。筍園施肥一般每年4次,施肥量隨立竹量的增多,逐年適當增加。第一次3月施催筍肥,促進竹筍多長、長肥。每公頃施復合化肥150kg,或每叢竹施入糞尿5一10kg。竹林郁閉前化肥采用穴施。郁閉后,化肥采用溝施,溝間距0.5m,深10cm,施后覆土,人糞尿沖水2一4倍,澆蔸施肥;第二次6月,施長鞭肥,促使母竹多發(fā)鞭、發(fā)壯芽,每公頃施復合化肥225kg,或每叢竹施人糞尿5一10kg,方法同第一次;第三次9月,施催芽肥,使竹鞭多發(fā)筍芽、發(fā)壯芽,施肥量與方法同第二次;最后一次11一12月,施孕筍肥,每公頃施菜枯餅3000kg,或農(nóng)家肥15000一30000kg。

  4.3  病蟲害防治   雷竹的主要病蟲害有蚜蟲、蚧殼蟲、竹螟和煤污病。蚜蟲可用10%蚍從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蚧殼蟲可用人工抹殺或在幼蚧期用40%滅幼脲乳劑1000倍液噴殺;竹螟可采取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或40%氯氰菊酯2000倍液噴霧。只要上述3種蟲害控制在防治指標范圍內(nèi),煤污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5   及時挖筍

  5.1  合理留養(yǎng)  在留養(yǎng)新竹時,應改變以往傳統(tǒng)種植后前兩年“只留養(yǎng)不挖筍”的傳統(tǒng)留養(yǎng)方式,應根據(jù)留養(yǎng)新竹與原母竹之間距離來判斷是否留養(yǎng)新竹。

  5.2  具體方法  種植后第二年所留養(yǎng)新竹必須離原母竹之間距離在60厘米以上,來自同一條竹鞭的新竹與新竹之間距離也必須在60厘米以上,留養(yǎng)新竹與母竹之間的比例控制在2:1左右;第三年所留養(yǎng)新竹必須離原母竹之間距離在100厘米以上,來自同一條竹鞭的新竹與新竹之間距離也必須在100厘米以上,留養(yǎng)新竹與母竹之間比例控制在1.5株左右,以確保留養(yǎng)新竹的均勻性。在留養(yǎng)新竹時應選擇壯筍、大筍留養(yǎng),確保新竹的質(zhì)量。確定留養(yǎng)新竹后,其余雷筍不論其出筍遲早、大小均應及時掘去,以防養(yǎng)分消耗,同時也可得到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雷竹筍現(xiàn)已成為雷竹產(chǎn)區(qū)農(nóng)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經(jīng)濟來源。目前,一個全球性的“食筍熱”方興未艾,鹽漬筍、清水筍、筍干、筍罐頭、筍凈菜等系列產(chǎn)品,成了世界食品市場的搶手貨。據(jù)資料介紹,近年全球食用筍消費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國際市場價格年平均上漲4.1%。專家預測,食用筍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都是國內(nèi)外市場的緊俏食品。同時也為蘇北地區(qū)填補了竹筍的空白。

編輯:ree | 閱讀:
【 已有(0)位網(wǎng)友發(fā)表了看法  點擊查看
網(wǎng)友評論(調(diào)用5條)  更多評論(0)
表情: 姓名: 字數(shù)
點評:
       
  • 請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nèi)容
  • 本站有權在網(wǎng)站內(nèi)轉(zhuǎn)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