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造景|園林綠化 | www.m.bodypridespa.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杜鵑的栽培及園林應用
我國有悠久的杜鵑栽培史,早在漢代就有人工栽培的記載。唐代,杜鵑開始應用于私家園林,因其株形優(yōu)美,花色艷麗,深受人們的喜愛。杜鵑泛指杜鵑科杜鵑屬(Rhododendron)植物,全世界約有960種,我國是杜鵑的發(fā)祥地和分布中心,約有542種,主要分布于西南、云南、西藏、四川三省區(qū)的橫斷山脈一帶。 杜鵑花性喜冷涼,忌烈日,生長溫度為15℃至25℃,多數品種能耐零下8℃至12℃的低溫。園林栽培時宜布置于林下、溝谷旁,光線太強易造成葉片發(fā)黃、反卷、生長不良,光線不足則影響花芽分化與開花數量,土壤以偏酸性腐殖土為佳。杜鵑喜多雨、多霧、高溫的環(huán)境,忌水澇,栽植地要有一定坡度,積水容易造成爛根。杜鵑根系較淺,多密集成團,移栽時切忌栽植過深,否則恢復期長,生長慢,數年后老根會逐漸腐爛,從表土層重新長出新根,形成“多層根”。杜鵑花除苗期猝倒病外,無毀滅性病蟲害,但褐斑病、象鼻蟲的發(fā)生會嚴重影響杜鵑的觀賞價值,應及時防治;ㄆ15至25天,從開花到結實成熟約需140天。野生杜鵑以播種繁殖為主,扦插、嫁接繁殖雖然可以成活,但有較大難度,實生苗6至8年開始開花,40至60年是杜鵑生長旺期,其壽命可長達數百年。 野生杜鵑花多深居高山幽谷之中,因交通不便,鮮為人知,加之對環(huán)境要求較嚴,栽培難度較大,園林應用甚少。目前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廣為應用的多為杜鵑園藝品種,種類少而色彩單一,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千姿百態(tài)的野生杜鵑必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杜鵑花在園林布置上,可依據不同物種的生態(tài)習性,依山、就石、伴水大面積栽培,營造“自然古樸、清幽飄逸、曲徑通幽”的園林氛圍,構成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相協調的山水園林景觀;可根據杜鵑花的形態(tài)與色彩差異,采用多種喬、灌木杜鵑混合種植,構成立面高低錯落、平面層次分明的園林組群;可以效仿自然生長,將杜鵑花密植于山崗坡麓,形成杜鵑山、杜鵑嶺、杜鵑谷等景觀;有條件的公園還可以根據杜鵑分類系統布置,近緣種相鄰布置,不同類群以園中小路分隔,不僅能營造特有的景觀氛圍,同時能讓廣大游人在參觀中增長植物學知識。在造景上,可根據杜鵑形態(tài)、習性藝術地搭配,植株矮小、枝葉繁茂、耐修剪的灌木狀杜鵑可以列植路邊、墻根或花壇草坪邊緣,構成綠籬;常綠型大灌木杜鵑可組成樹墻、花屏;體形高大、枝干挺拔、花多、葉亮、冠形濃密或造型獨特的常綠杜鵑可孤植于草坪等開闊地帶;主干細長、分枝稀少的杜鵑可數株叢植,結合園林修枝,形成樹球、花叢;大面積造景則應以片植為主,配以色塊組合,以多取勝,突出杜鵑造景主體。為增添整體的觀賞效果,杜鵑景區(qū)還可配置一些背景花木,如松、柏、桂花、茶花、槭樹、梅花、紫薇、櫻花等林下點綴蝴蝶花、白穗花、酢醬草、絲蘭、蕨類及菊科植物,以形成立體景觀。
編輯:xuan88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