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nèi)名勝 | www.m.bodypridespa.com 中國風(fēng)景園林領(lǐng)先綜合門戶 |
清遠樓[河北張家口]
清遠樓又名鐘樓,位于古城宣化正中,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搪多角十字脊歇山頂?shù)母叽?a href="http://project.m.bodypridespa.com" target="_blank" title="園林工程">建筑。樓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與昌平、北與廣靈、東與安定、西與大新四門通衡。與城內(nèi)鎮(zhèn)朔樓、拱極樓成一軸線。樓外觀3層,內(nèi)實2層,通高25米,樓閣高17米,為3開間,6塔椽,前后明間出抱廈,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為綠色琉璃瓦頂,腰搪、下搪為布瓦頂。梁架斗拱精巧秀麗,循角飛翹,生氣盎然。樓上層搪下,懸掛愿額4塊,南曰“清遠樓”,北曰“聲通天穎”,東曰“聳峙嚴疆”,西曰“震靖邊氛”。樓內(nèi)懸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鑄造的“宣府鎮(zhèn)城鐘”一口,高2.5米,口徑1.7米,重約萬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樓體上層中央。鐘聲悠揚宏亮,可傳40余里。該樓造型別致,結(jié)構(gòu)精巧嚴謹,建筑獨具一格,可與武漢黃鶴樓媲美,有“第二黃鶴樓”之稱,為我國古代精美藝術(shù)建筑之一。 清遠樓和鎮(zhèn)朔樓,都位于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城內(nèi)正中鼓樓北街。清遠樓在街之北端,鎮(zhèn)朔樓在街之南端,兩樓南北對峙,相距僅200米,各具英姿,給宣化這座古城平添了許多情趣。 清遠樓,屬明代中期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建成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它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shù)母叽蠼ㄖ。樓外觀三層,內(nèi)實二層,通高25米。樓建在高8米、東西長28米、南北長26米的磚砌高臺上,高臺下有十字形拱券門洞,為宣化城的“昌平”、“廣靈”、“安定”、“泰新”四門通衢。 樓體平面布局為亞字形。樓體四面皆出抱廈,周圍有游廊,深架斗拱精巧秀麗,檐角飛翹,翼如鳥飛,生氣盎然,俏麗異常。樓頂四面層檐下,每面懸掛匾額一塊:南曰“清遠樓”,北曰“聲通天籟”,東曰“聳峙嚴疆”,西曰“震靖邊氛”。除南面匾額外,均為清乾隆朝議大夫、工科給事中吳煒所題。樓內(nèi)懸有明代嘉靖都御史郭登庸所鑄銅鐘一口,名曰“宣府鎮(zhèn)城鐘”。鐘高2.5米,口徑1.7米,重約萬余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樓體上層中央。擊打該鐘,聲音清脆宏亮,悠揚動聽,可遠傳40余華里,樓頂北面檐下懸掛的“聲通天籟”匾額,就是對鐘聲很好的形容。因為這鐘的緣故,所以清遠樓俗稱鐘樓。被評為中國公認最佳明星啤酒、“河北五大名飲”之一的宣化鐘樓牌啤酒,其品牌就是以此鐘樓命名的。 清遠樓建筑獨特,造型精美,別具一格,全國罕見。這一珍貴的歷史文物,是我國高超的古代建筑藝術(shù)佳作之一,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shù)價值,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史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搶救這一罕見的古代建筑,1986年國家文物局撥巨款進行了全面修復(fù),使這一文物古跡恢復(fù)了青春。修復(fù)后的清遠樓碧瓦青磚,金龍玉獸傲首長空,飛檐翹角氣宇軒昂,廊柱斗拱披紅掛翠,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古鐘高懸風(fēng)鈴叮當(dāng),再現(xiàn)了“碧瓦朱甍,燁然絢彩,斗角璇題,突然凌空”的勃勃英姿。 登清遠樓南眺,一座古樸莊重的高大建筑與之遙相呼應(yīng),這便是與清遠樓產(chǎn)生于同一個時代的鎮(zhèn)朔樓。鎮(zhèn)朔樓俗名鼓樓,始建于明代正統(tǒng)五年(公元1440年)。樓通高15米,樓體分二層,為重檐九脊歇山頂建筑,建在高大的磚砌墩臺上。磚砌墩臺東西長34米,南北寬28米,高8米。上有近一米高的雉墻,下有拱形門廊,南北相通。樓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樓體分兩層。二層檐下有兩塊匾額,南曰“鎮(zhèn)朔樓”,因明代宣府鎮(zhèn)總兵例佩“鎮(zhèn)朔將軍印”而得名;北曰“神京屏翰”,意為宣化是京城的屏障,乃清乾隆十年(公元1754年)高宗皇帝弘歷之御筆,由直隸總督那蘇圖刊懸。樓內(nèi)原置有巨大更鼓一面,為當(dāng)時報時之用,“鼓樓”俗名由此而來。 由于清遠樓和鎮(zhèn)朔樓有很高的建筑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早在50年代,就雙雙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清遠樓又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wǎng)友評論(調(diào)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w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