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巖:東方的設計智慧

2020-07-17 10:39:32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7月4-11日,2020國際人居環(huán)境與未來城市大會在云端召開,眾多中外專家就城市規(guī)劃、建筑、景觀設計等領域展開充分的研討交流。其中,在7月6日召開的建筑設計與城市風貌學術研討會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李岳巖副院長發(fā)表了題為《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的演講。李岳巖院長認為,在建筑教學當中,學校課程設置多傾向于西方的建筑思想,而忽略了東方的建筑智慧,但后者往往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良多。演講中,他用古今中外的多個精彩案例,展示了在設計中所體會到和表達出的東方智慧。

       在現(xiàn)今的高校建筑教學中,大部分課程是基于西方的思想和建筑體系,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東方的思想和建筑智慧。如果說西方哲學思想是建立在《雅典學院》畫中那些先哲和學者的思想基礎上,那么東方哲學思想的代表就是諸子百家。哪種文化對東方思想的產(chǎn)生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就不得不提到道家的思想文化。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 象天法地 

• 古城西安的發(fā)展歷史

       西安是一個典型的按照象天法地建造出來的城市。從選址來說,它地處關中平原,坐落于渭河河岸,南接秦嶺?;仡櫸靼驳陌l(fā)展歷史,它初為西周首都,即豐京和鎬京,后秦統(tǒng)一六國,建為咸陽,而咸陽城的建造,實際上遵循的就是象天法地的原則。“渭水灌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這是在建造咸陽城時廣為流傳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渭水像天上的天河一樣從都城穿越,咸陽城的宮殿散落地分布在渭河兩岸,就像天上的星斗一樣分布在銀河兩邊,兩岸以渭河橋相連,就像天上的天河一樣聯(lián)系著織女星和牽牛星。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到漢朝,咸陽城的區(qū)域被劃分為皇城和陵邑,皇城位于渭河南岸,陵邑位于渭河北岸,這依舊運用的是象天法地的原則。再到唐朝,咸陽城采用的是“表南山之巔以為闕”,即以子午谷作為城市的南門,目的和象天法地類似,也是達到天地人合一的狀態(tài)。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 現(xiàn)在的西安城

       2010年,西安啟動西咸新區(qū)的建設,該項目致力于將西安的城市定位由濱河城市轉(zhuǎn)變?yōu)榭绾映鞘?,但由于幾十年來西安一直呈攤大餅式發(fā)展,轉(zhuǎn)變的道路并不容易,這也給西安的城市發(fā)展建設帶來莫大的挑戰(zhàn)。未來的西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未來西安的城市發(fā)展方向在哪里?這都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對此,舉辦了一個關于渭河生態(tài)景觀帶設計的國際競賽,西安建大和美國的麥可索金教授組成團隊,共同就西安未來的發(fā)展進行研討。在設計方案中,延續(xù)了古代象天法地的原則,拋棄了過去幾十年攤大餅式的發(fā)展觀念,以西安現(xiàn)有的城市為核心,致力構建一條契合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區(qū)域組團式發(fā)展道路,再通過現(xiàn)代化的交通手段,如軌道交通、公共交通,把各個組團連接起來。同時大的綠化帶穿插于城市之間,城市大部分區(qū)域以點狀散布在渭河兩端,形成人和自然相互融合的城市格局。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 藏風聚氣、順風順水 

       風水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晉代郭璞的《葬經(jīng)》中,他在書中將風水定義為一種“氣”,所謂“遇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謂之‘風水’”。后來發(fā)展為“藏風聚氣,順風順水”,即“借助山水之勢,融人工于自然”。從某種角度而言,這都是中國建筑智慧的體現(xiàn)。

       風水講究順應自然,一處理想的風水地中,最佳位置稱為吉祥地,吉祥地南側(cè)有水,地勢較低,北方陽光普照,背后有山,可以阻擋北方來的冬季寒風,左右兩側(cè)有山嶺,整體形成一個良好的微環(huán)境,適宜人聚居,同時要有水,這利于人生存,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不要建在山頂上,要建在半山腰,避免寒風的侵襲。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風水是東方智慧的體現(xiàn),這種智慧在今天也需要學習。在秦嶺深山中,團隊做了一個關于旅游度假的項目。在第一版方案中,建筑選址為坡頂,山溝為綠化,坡頂和山溝通過橋梁連接,但是在看到現(xiàn)場之后,設計團隊改變了最初的想法,考慮維持坡頂原貌,將建筑分布在溝底和半山腰,讓建筑被綠化環(huán)繞,同時維持內(nèi)部的天然環(huán)境。以上進行的所有的后期調(diào)整,目的都是使建筑與山體更和諧地融為一體。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借助自然山勢創(chuàng)造設計空間。在山溝公路項目設計中,因為項目所處位置坡度較大,不適宜建設大體量建筑,所以最終選擇設立露天劇場。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在建造技術上,選擇雇傭當?shù)毓と?,用當?shù)貍鹘y(tǒng)的技法,就地取材,用當?shù)氐拿牧掀鲋梢粚訉拥目磁_和擋墻,再在表面鋪一層花崗巖作為座位,看臺上露天的石塊作為踏步。在功能分區(qū)上,選擇在山坡的最高位置設置集散廣場,山溝下面為舞臺,中間為看臺。最終建成后,整個劇場能容納15000人,但它的造價很低,不足2000萬??梢哉f,整個設計都是依山就勢,將建筑空間巧妙地融入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中。

♦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借助山水之勢,融人工于自然。”黃土高原的人們,利用自然地形,建成不同類型的窯洞,靠山則造靠山窯,平原地區(qū)則向下挖,形成地坑院,后者常分布在陜西、山西地區(qū)。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位于慶陽的毛寺村小學和馬岔村村民活動中心,利用當?shù)氐暮煌良夹g建成,完工后的熱工效能遠遠好于當?shù)亟ㄖ?,在冬季,在完全不使用采暖設備的情況下,室外溫度零下十幾度時,室內(nèi)溫度能達到零上十度以上。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貝聿銘設計的美秀博物館,以陶淵明《桃花源記》作為靈感,“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整個美術館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仿若世外桃源,其實貝聿銘先生在設計中便是借助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概念。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李岳巖: 道法自然——東方的設計智慧

編輯:趙立嬌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chǎn)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jié)果出爐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jié)果出爐

據(jù)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