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風景園的形成及發(fā)展
談到花園,不得不提及的一個國家便是英國。英國人十分熱愛花園,從皇室到公眾,幾乎每一座住宅中都會有花園。自1862年起,英國每年都會舉辦切爾西花園展,這是世界上最著名、最盛大的園藝博覽會之一,距今已有150余年的歷史。在世界園林史上,英國18世紀自然風景園的出現(xiàn),給西方幾何、秩序的規(guī)則式園林以巨大的沖擊。工業(yè)革命之后,英國又延續(xù)自然風景園的風格建造了城市公園,引發(fā)了世界建設城市公園的熱潮,影響到今天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
縱觀英國歷史,公元1—5世紀,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tǒng)治,造園也受到古羅馬園林規(guī)整風格的影響。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英格蘭,改變了英國歷史的發(fā)展道路,這一時期的英國在造園方面未有明顯進展。都鐸王朝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英國加強了對外聯(lián)系,文化藝術也有所發(fā)展。此時,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盛行,英國的造園風格也相應受到了影響。國力的強盛促進了各種社會活動的活躍,人們在花園中游樂、接待等的需求不斷增加,促進了英國園林特別是庭園的發(fā)展,漢普頓宮殿花園和農薩其宮殿花園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到查理一世統(tǒng)治時期,由于國王迎娶了法國公主,英國對法國興趣濃厚,法國園林藝術也隨之傳到英國。查理二世繼位時,正是法國古典主義園林蓬勃發(fā)展的時期。查理二世非常欣賞法國古典主義園林靈魂人物勒·諾特爾設計的作品,還派人去法國跟隨勒·諾特爾學習。
建于18世紀的斯圖海德園,是典型的英國自然風景園。
總體來說,在18世紀之前,英國園林多追隨歐洲其他國家的造園風格,未能有新的突破,直到自然風景園出現(xiàn)。自然風景園引發(fā)了英國乃至世界園林風格的明顯變化,而其背后的原因非常復雜,涉及哲學思想、政治體制、自然條件、經濟發(fā)展等多種因素。
17世紀的英國出現(xiàn)了牛頓宇宙觀和洛克經驗主義哲學,推動了歐洲啟蒙運動的發(fā)生。啟蒙思想者大多崇尚自然主義,反映到造園中,就是反對園林中一切不自然的要素,這種觀點加速了規(guī)則式園林被自然式園林所取代。另外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便是光榮革命,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王逐漸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作為絕對君權象征的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在英國失去存在的土壤。就自然條件來說,英國以丘陵居多,河流密布,興建平坦恢宏的古典主義園林,需要大面積改造地貌;英國氣候溫和,多雨多霧,有利于花草樹木的自然生長,而需要不斷修剪的規(guī)則式園林對于英國人而言,人工維護成本過高。18世紀的圈地運動促使英國鄉(xiāng)村更加開闊,為自然風景園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鄉(xiāng)村風貌本身又是自然風景園的模仿對象,從而對自然風景園的造園風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外,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英國需要木材建造大量船只;而為了修繕英荷戰(zhàn)爭中遭到毀壞的房屋,也需要大量木材,因此英國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植樹造林運動,并從海外進口了大量的外來樹種,大大增加了植物種類。
英國自然風景園經歷了幾個發(fā)展階段,從最初受到古典主義園林影響的規(guī)則式園林逐漸過渡到園藝式風景園,產生了不同的流派與風格。這一時期造園與詩歌、繪畫等的關系密切,威廉·肯特是自然風景園早期的造園家,常常以法國風景畫家洛蘭、普桑等人的風景畫為設計藍本,他的名言是“自然厭惡直線”,主張造園完全模仿自然和再現(xiàn)自然。而蘭斯洛特·布朗則是英國自然風景園時期的代表性造園家,他追求極度純凈的園林景色,喜好遼闊深遠的風景構圖,甚至希望將“草地鋪到門前”。胡弗萊·萊普頓則是繼布朗之后18世紀后期英國最著名的造園家,強調將實用與美觀相結合。
從18世紀開始,東西方園林有了廣泛交流,歐洲還出現(xiàn)了“中國熱”。18世紀英國自然風景園的發(fā)展也受到了中國哲學、文化特別是中國園林的影響。那時很多的英國園林中都有中國園林的景致或者片段,可能是一座塔、一座橋、一座亭或一組山石。在中英園林交流史上,威廉·錢伯斯爵士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曾到過中國廣州,并居住了幾個月。后來錢伯斯作為宮廷建筑師負責邱園的改建,他在園中建造了一些中國樣式的建筑物,包括著名的“中國塔”。這座塔建于1762年,是一座八角磚塔,高約50米,寶頂上原本還裝飾著一條“中國龍”。這是錢伯斯參考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駐華使節(jié)紐霍夫繪制的江南大報恩寺琉璃塔圖紙而設計的。在東西方園林交流的過程中,許多中國的植物也傳播到了英國,植物種類的豐富進一步促進了英國園林的發(fā)展。
到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爆發(fā)了工業(yè)革命,機器化大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人們紛紛從農村涌入城市,導致英國城市規(guī)模急劇擴大,環(huán)境日益惡劣。在此背景下,社會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公眾健康衛(wèi)生問題也得到廣泛關注。1835年,英國議會通過法令,允許在大多數(shù)納稅人要求建設公共園林的城鎮(zhèn)動用稅收興建城市公園,希望用這種方式改善城市公共衛(wèi)生。從19世紀40年代之后,英國開始出現(xiàn)了建設城市公園的熱潮。1843年建設、1847年開放的利物浦伯肯海德公園是英語世界公認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公園。除了各地新建的城市公園外,一些原來服務于皇家的園林,如海德公園、肯辛頓園等,都轉變成了對公眾開放的城市公園。這一時期的城市公園,大多延續(xù)了18世紀自然風景園的樣式,園中以疏林草地為主,結合水面布置,空間寬敞明亮,充滿自然情趣。
園林的發(fā)展,促進了園藝水平的提高;園藝的發(fā)展,又豐富了園林的景色,并影響到園林的樣式。起源于19世紀下半葉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意在抵抗工業(yè)革命之后大批量生產等造成的設計水準急劇下降的趨勢,這場運動也同樣影響了園林設計。植物學家、作家魯濱遜,藝術家、園林師、作家杰基爾對這一時期英國園林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熱愛英國的鄉(xiāng)村花園和自然景觀,提倡從大自然中獲取設計靈感,強調植物材料的運用。這一時期的花園大多簡潔樸素,植物種類豐富,對后來英國的植物景觀和園藝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
英國園林在結合本國自然條件和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舒展、自由、開闊、明朗的風格,影響了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并構成了今天世界造園風格的主基調。
?。ㄗ髡邽楸本┝謽I(yè)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
編輯:崔京榮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jù)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