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花境創(chuàng)造生態(tài)美

2018-08-21 09:30:53    作者:白兆會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瀏覽次數:

  近幾年,花境在國內逐漸興起,全國各地一些城市在綠化項目中加入了花境,各地也紛紛舉辦花境培訓班,指導綠化行業(yè)人士如何營造花境?;ň巢粌H為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增添了美,也創(chuàng)造了生態(tài)價值。

  花境是模擬林緣野生花卉自然生長的狀態(tài),以多年生花卉為主,人工營造的植物景觀,這是當前行業(yè)人士普遍認可的花境概念。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是花境應該呈現的景觀效果。從生態(tài)學角度來看,花境也應該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如果僅從結構角度考慮,花境營造與生境適應、種內種間關系、群落組成結構、動態(tài)演替、物質循環(huán)與能量流動等生態(tài)學基本原理密切相關。”上海辰山植物園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慶費在一個花境培訓班上如此介紹。

  原始的自然生態(tài)不一定適宜人類的生存、生活和發(fā)展,人類需要對自然進行友好改造。生態(tài)學強調,在尊重植被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和機制的基礎上,通過人為適度干預,促進植被演變,可以形成一定生態(tài)結構,具備更強的生態(tài)功能,更好地滿足人們需求。

  “花境作為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高級形態(tài),更是優(yōu)質生態(tài)產品。”張慶費認為,花境也是城市環(huán)境的防護工具,可以改善小氣候、減緩和凈化污染、固碳等。

  與其他綠化景觀不同的是,花境所用植物種類非常多,在創(chuàng)造生物多樣性方面更有優(yōu)勢。“多樣性導致穩(wěn)定性”是生態(tài)學的一個重要原理。“花境植物選擇與應用以植物適應性和種間關系為基礎,在適應的前提下,多樣性與穩(wěn)定性的關系即可成立。”張慶費認為。

  城市化加劇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這個巨大影響下,鄉(xiāng)土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增加,生物類群同質化明顯。城市常被認為是非鄉(xiāng)土植物主導的生物多樣性貧乏區(qū)域。

  英國皇家園藝學會植物部首席植物學家James Armitage曾在一次演講中介紹,世界各地城市園藝植物的發(fā)展都驚人地相似,當今世界更需要多用途、多功能的植物,要充分考慮基因多樣性、植物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才能更好地運作起來。

  營造花境需要大量的植物種類,需要各種抗性強、耐干旱、耐瘠薄的植物,在適應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的基礎上,充分豐富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提高綠化的生態(tài)功能。

  張慶費和團隊對上海的50塊花境進行了調查,初步統計植物種類(品種)約300種。上海辰山植物園的花境“琴鍵花環(huán)”全長850米,面積2300平方米,栽植花灌木38種,草本花卉和觀賞草190種。大喬木、小喬木、灌木、花卉、草坪這種綠化模式,是難以用到如此多的植物種類的。

  張慶費認為,難以有效提供生態(tài)服務功能的綠化,只是都市的“偽綠”。城市綠地應以修復城市生態(tài)系統受損的結構、恢復其退化的功能為目標,構建可自循環(huán)、具自凈力、富有生命力的健康生態(tài)系統?;ň巢⒎菃渭冇^賞,還可拓展到生態(tài)修復,形成生態(tài)與景觀俱佳的形態(tài),構建有活力的生態(tài)系統。

  花境在礦山修復、改善水質、維護生態(tài)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據張慶費介紹,在上海世博公園的濱水花境中,種植了蒲葦、美人蕉、慈姑、澤瀉、蜀葵、彩葉杞柳、水楊梅等多種植物,較好地維護了水質。

     巖生花境是模擬巖生植物或高山植物生境,通過散植、孤置和混植等,將植物栽植成依附巖石自然生長的花境。“這是一種提升破損山體植物修復效果的有效方式。”張慶費說。

     花境通過花卉、觀賞草、色葉植物等高低錯落排列,層次豐富,結構多樣,與自然群落的物種組成結構特點相似。張慶費認為,營造花境模擬自然群落結構,既能表現植物個體生長自然美,更能展示植物組合群體美,形成花團錦簇和繽紛多彩的植物景觀。

     目前,花境在我國更多地應用于城市的公園、休閑廣場、居住小區(qū)、坡地、道邊、水畔等場所。在一些旅游景區(qū),花境也有應用。與大格局的城市綠化相比,花境更像是一種植物美的“小情調”。但是這種“小情調”豐富了城市綠化景觀,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其體現出來的意境也令人回味無窮。

     合肥市近幾年每年在道路綠化帶、重要節(jié)點、街邊游園等多處營造花境,每個花境都各具特色,都有不同的主題,表現出不同的意境,獲得市民贊賞。上海辰山植物園的“琴鍵花環(huán)”以鋼琴琴鍵為意象,形成不規(guī)則幾何狀種植床,垂直于園路兩側,營造出具有節(jié)奏韻律的色彩和連續(xù)變化的季相,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上海普陀區(qū)景觀大道的路緣花境,有多種植物、多種花卉、多種色彩,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微型花園”。福州茶亭公園植物景觀提升改造中,花境的植入讓景觀提升了一個檔次。成都一個五星級賓館在景觀改造時建造了一批花境,給賓館增色不少。近幾年,花境在一些私家花園也得到了應用。

     營造花境,小的花境需要十幾種植物,大的花境需要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植物。如此多的植物可使花境在一年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呈現動態(tài)的季相變化。每種植物的花色、花序、葉型、葉色、株型都不相同,可豐富植物景觀的層次結構,創(chuàng)造出美觀的立面景觀。

     北京綠維文旅集團總策劃師馬牧青認為,花境在旅游場所具有獨特的氣韻。生境是生態(tài)美,也是和諧美;花境是自然美,也是群體美。在他看來,花境具有自然性、共生性、群體性,呈現的是“全季相,全天候,全形態(tài)”,是“雜亂的和諧,無序的自然”。

     全域旅游、田園綜合體、花卉旅游等,為花境提供了嶄新的舞臺?;ň骋矊⒃诼糜螆鏊箫@身手,為人們增添美的享受。

編輯:崔京榮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