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2018-08-06 09:13:48    作者:龍琳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瀏覽次數(shù):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

  2013年12月,安徽簽署實施了全省濕地保護方面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GEF項目。項目由全球環(huán)境基金無償贈款265萬美元,省財政配套不少于其6倍的資金,從2013年12月-2018年12月,推動省級層面濕地保護主流化進程、增強流域層次濕地保護協(xié)調能力、減少對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等7個項目點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威脅。

  項目實施5年來,采用國際濕地保護修復先進技術,通過圍網(wǎng)拆除、植被修復、退耕還濕、水系貫通、駁岸治理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濕地生態(tài)質量下降趨勢。全省新建多個濕地公園、飲用水源保護區(qū)、水產(chǎn)種質資源保護區(qū)、風景名勝區(qū)等保護地,新增濕地保護地總面積17.53萬多公頃,有17處濕地保護地由省級濕地公園升級為國家級,公布了第一批安徽省重要濕地名錄52處,總面積約45萬公頃,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成功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先后拆除升金湖、石臼湖、華陽河湖群圍網(wǎng)289.5萬平方米,至少恢復50%的野禽棲息地。同時,安徽省出臺了《濕地保護條例》《濕地保護規(guī)劃2016-2030年》《生態(tài)保護紅線》等一系列法規(guī)、規(guī)劃、規(guī)程等,林長制、河長制將濕地面積、濕地保護率、濕地生態(tài)功能狀況變化情況納入各級黨政考核內容。

編輯:liq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xiàn)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xiàn)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qū)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