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qū)“千年秀林”工程拉開大幕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記者從河北雄安新區(qū)管委會了解到,日前雄安新區(qū)9號地塊一區(qū)造林工程栽下了第一棵樹,這標志著全國首例建設平原地區(qū)異齡、復層、混交近自然的雄安新區(qū)“千年秀林”工程拉開大幕。
首先根據雄安新區(qū)生態(tài)建設要求,預計在2030年新區(qū)藍綠空間占比將大于70%,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約1倍。這也是雄安新區(qū)“千年秀林”工程建設的背景。這次造林是從雄安新區(qū)9號地塊一區(qū)開始的,9號地塊總面積約10000畝,涉及雄縣雄州鎮(zhèn)、容城縣平王鄉(xiāng)兩個鄉(xiāng)鎮(zhèn)8個村,主要種植以常綠松柏類、長壽樹種為基調樹種。工程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區(qū)秋冬造林所構建的是平原地區(qū)大面積的異齡、復層、混交近自然森林,這在我國尚屬首例。
雄安新區(qū)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區(qū)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正在探索一套適合新區(qū)造林特點的經營機制、模式、技術。為種好“千年秀林”,組織開發(fā)了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對苗木進行全生命過程監(jiān)控,同時規(guī)范造林建設管理,保證造林工程安全、質量和進度。記者在現場看到,系統顯示已經栽種并驗收了454棵樹。在大數據系統中,每棵樹都有自己的身份檔案,樹木在出苗圃時登記二維碼,即擁有了專屬身份證。系統里集成了每棵苗木的樹種、規(guī)格、產地、種植位置、生長信息、管護情況等,既可以加強過程管理,也便于后期管護。
雄安新區(qū)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合作造林將做到機制新,按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合作方式,以企業(yè)與農戶或集體間多要素多方式合作,使群眾獲得穩(wěn)定的長期收益。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jié)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jié)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chuàng)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