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園林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藤井英二郎教授演講實錄
他們就是覺得可能是因為日本的園林跟其他國家的園林有一些區(qū)別,因為在韓國、中國和美國,我們更多地可以了解到幾何型的園林的種植,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園林的時候我們的聚焦往往是在植被上面,而日本的園林,就他們日本傳統(tǒng)的園林手法,是沒有這種幾何對稱軸線的這種特征的,也就說當他們在觀察兩個對稱的新的植被的嵌入的時候,他們會整體地看待一個環(huán)境,而不是看待僅僅這個植被本身。所以上面的這兩個植物可以說下面這個是榕樹了,兩個的差別左邊的這個榕樹是被修剪過的,右邊是完全自然狀態(tài)是沒有被修剪過的,這個實驗是中國學生來參與的,植物的修剪和沒有被修剪的兩個植物的觀察中。上面的這兩個植物是黑松,下面這個是榕樹,兩個的差別就是說左邊的這個黑松跟榕樹是被修剪過的,所以它的樹冠的孔隙度跟通徹度就會更高一點,而右邊是完全自然狀態(tài),是沒有被修剪過的。這個實驗是一位中國學生來參與到對這兩種不同的被修剪和沒有被修剪的這種植物的觀察之中。所以以同樣類型的一個場景對美國的學生也做了類似的測試,但區(qū)別的就是說他們用的這個植被,就第一個中國學生測試的那個植被是我親自自己修剪的,但是這個有一點慘,因為這邊的植被不能帶到美國去,所以他們在當?shù)匾舱伊艘粋€修剪過跟沒有修剪過的兩個作為對比。
之后在美國學生的實驗之后又對日本的學生做了類似的實驗,也是同樣修剪過和沒有修剪過的,并且可以看到他們在監(jiān)測腦電波的時候是用了非常復雜的機器來看你的血液跟你的電波流動的狀態(tài)。通過機器,大家看到這個機器有很多線就是監(jiān)測你不同的腦的反射區(qū)域,前面這個叫做額葉區(qū),這個主要是你的感知判斷跟運動的一個區(qū)域,頂部是叫頂葉,是一個體感和認知的一個區(qū)域,旁邊的這個叫做顳葉。顳葉區(qū)域是聲音的識別、記憶、認知方面,最后這個是視覺的一個區(qū)域。也就是說不同的感知在不同的區(qū)域能夠反射出來,我想強調的其實是在中間這個區(qū)域對于感知和認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區(qū)域,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發(fā)現(xiàn),所以這個是對修剪過的樹木的認知,是有不一樣的一個反射區(qū)的,我想強調的就是紅色的三角部位,也就是他們的視覺反射區(qū),是非常強烈的,而黑色的這個部位就是認知區(qū)域,是稍微弱一點的。
這個實驗是對于不同顏色的樹葉做的實驗,分別是有日本的29位學生參與和埃及的20位學生參與到這個實驗過程之中,也就是說他們所觀察的對象是完全有綠色的葉子,但是有5種不同類型的顏色的,這個綠色的葉子,有5盆不同顏色的葉子,然后這樣觀察得出的結果。這是我們觀察的結果,所以這張表格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一個,在監(jiān)測跟觀察之后的一個比較,是比較了人的大腦活動在采訪之后他們的感知,以及他們的視覺活動,分別在不同的,比如說深綠色、綠色、白色、紅色不同的樹葉在感官之后的一種橫向跟縱向的綜合性比較。比較的結果其實還是挺讓人滿意的,因為你看到了一種從他的大腦活動加主觀的感知,再加上它的視覺活動是非常一致的,就當你整個的感官覺得這個東西在你的精神層面給了你一定的刺激,覺得很新鮮,比如說那個櫻花它刺激到你的時候你的大腦的活動層面,也是在相對應的這種感知層面受到了刺激,然后你的眼部的活動是非常的頻繁的。而相反,就是說當你的這個感知層面,覺得這個東西,比如綠色讓你很平靜,那么你的大腦的活動區(qū)域其實也是相對來講你的感知區(qū)是比較弱的,而且你的眼睛活動的頻率跟對角也是相對比較慢的,所以整體來講相對應性還是很強的。
這個就是說基于之前一個實驗的結果,這次是更綜合性地在不同的園林上比較了一下,比如幾何性的花園、日本的園林跟這種自然屬性比較強的園林,然后對于人的這種感官有不同怎樣的一個體現(xiàn)。我們略過了很多的實驗過程跟數(shù)據(jù)的比較,最后的這個實驗結果可以展現(xiàn)出來就是說日本的園林相對于幾何性比較強的園林來講,其實它讓眼神活動的頻率跟聚焦性都有非常強的一種特點。我們簡單性地做了一個剛才7種不同實驗的一個總結,這個就略過不再詳細地再說一遍了,這些實驗得出來什么樣的一個結論呢?其實在這種幾何花園中,應用的這種對稱性的種植手法,加強了這種垂直角度的一個關注。在關注的觀察過程中你的視線移動的速度是會更快速的,日本園林具有不同于幾何園林對稱性的特征,因此日本人在他們的觀察植被的聚焦,就不光是在植被本身,而是在它整體的這種園林環(huán)境上面。之后又說到了日本園林,我覺得更像是一種通透性的修枝技術,能夠吸引人更長時間的來關注這個植被,盡管它是一個比較人工化的自然刻畫的結果,但是可能新興感強度會更高一點,所以日本給人更多的是一種比較感性的感受體驗。
最后稍微總結了一下日本園林的醫(yī)療作用,其實它是在激活大腦的感知區(qū)域還是有相當大的一個作用功能的,就盡管韓國、中國園林中也有許多的自然元素,但是因為日本園林本身它的人工塑造自然元素的屬性是很強的,所以相反它的腦部感知區(qū)域的刺激作用會更強一點。而且日本園林大家有沒有去參加過?它的尺度是相對比較小的,所以它的視覺吸引的注意力其實更豐富一點,它的感性色彩也更強一點。其實感性的這種感知的反應能讓人們更加了解我們內心最原始的一種需求,所以這就是大概在幾個實驗之后日本園林的植被對于人的這種感知系統(tǒng)有怎樣的一個影響。因為時間的關系很抱歉刪減掉了很多過程之類的,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在下面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如果有什么感興趣的話還是可以來問問。
主持人:我特別佩服這樣的一個研究,這是整個理論研究的一個很好的方向。然后園林本質來說是跟人的關系,剛才劉博士也說到了如果在設計中能夠更多的應用一種方式去運用理性的話,實際上這個是特別重要的。那么下面有沒有什么問題?
提問1:我想問一下就是說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說僅僅是證明一下不同園林對于人的感知的這樣一個結果呢?還是說我們將來可以應用它的實驗結果到我們的設計過程當中呢?
藤井英二郎:這其實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其實他主要關注這個是因為,我們知道在日本之外可能有500多個日本的園林在不同的國家,為什么這么多國家都采用日本園林的造園手法,這背后到底有什么樣的原因?我覺得日本園林本身其實它除了外界的自然之外,它更是一種感性的過程,就是自然他分了兩種屬性,一個是外界本身自然的本體,再一個就是你內心的自然,可能是一種最原始的內心訴求的狀態(tài),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人們再去思考、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的,所以用這個方式來看外界的自然到人自身身心感受自然的一種關系,他覺得是很奇妙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希望我的實驗能夠激發(fā)人們在對這方面再多想一想,多反思一下。
提問2:我想問一下,這個研究是希望跟人的神經這種學科合作開始進行的這個實驗呢?還是說一開始是因為什么緣由采取這種實驗的方式?
藤井英二郎:用另外一種語言來敘述,其實我覺得它更是一種感性跟理性的一種體驗過程,比如說心跳、血壓,然后你的視覺的反應它是一種很邏輯、很理性、很科學化的一個過程,而你的問卷式的是一個很感性化的過程。作為設計師來講我們通常是以感性的這種感受去設計,但是同時設計的背后是需要理性支持的,而這種支持的過程,就是這種信息的采集過程,所以我希望這種理性的信息的采集可以支持到你的這種感性的設計里面。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fā)現(xiàn)富有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qū)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jié)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jié)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chuàng)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