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園會|這些遍植世界的植物 都來自中國
據(jù)我國杜鵑花科植物專家馮國楣在英國的考察,英國沒有一個庭園不種杜鵑花。國家的、私人的花園栽培杜鵑花不是一兩畝,而是幾公頃到十幾公頃。西方人士曾毫不隱諱地說:“沒有中國云南的杜鵑花就沒有英國的園林”。
植物界的“大熊貓”珙桐,成為歐洲的“綠化大使”
珙桐(gǒngtóng)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因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稱為“中國鴿子樹”。自1869年法國傳教士大衛(wèi)神父在四川穆坪首次發(fā)現(xiàn)珙桐后,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荷蘭人、日本人和俄國人先后來到中國,采集標本、種子和苗木,“中國鴿子樹”的名字廣為世界人民所知。
現(xiàn)在,不少珙桐已長成高達五六丈甚至更高的參天大樹。這種漂亮的“鴿子樹”深受歐洲人喜愛,是廣為栽種的城市綠化樹種,也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木。據(jù)說國際城市日內(nèi)瓦,家家都種有珙桐樹,可見人們對它的珍愛。
荷包牡丹,似是而非,相思相望不相見
我們印象中,牡丹都是通過大花,重重疊疊的花瓣來顯示它的雍容華貴。而這種“荷包牡丹”卻非常特別,粉紅色的心形花朵,嬌小玲瓏,下面還綴著一只晶瑩剔透的“水滴”。一串串小花掛在枝頭,遠遠望去,錯落有致,非常美麗。
它這個名字源于“玉女思君”的民間傳說。相傳,古時洛陽有個小鎮(zhèn)叫廟下,男女青年定親后,女方要給男方送一個繡著鴛鴦的荷包。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心靈手巧,繡的各種花卉經(jīng)常能以假亂真,引得蜂蝶前來。遺憾是,她鐘情的男子塞外從軍后杳無音信,她每月繡一個荷包傳遞思念,并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成了串,變成了“荷包牡丹”。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fā)現(xiàn)富有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qū)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jié)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mào)旅游節(jié)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nèi)宄扇旱靥で?、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diào)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chuàng)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nèi)、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