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種竹類植物整理(下)
20 早園竹
早園竹,又稱早竹、雷竹、燕竹,為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竹種,是一種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筍用竹種。早園竹稈高6-8m,徑2.5-5cm,中部節(jié)間長10-20cm,不勻稱,常一側(cè)腫脹,新稈深綠色,節(jié)紫褐色。在年平均溫度15-17℃,最低溫度-13℃,年降水1200mm以上的地方均適宜生長,具有出筍早、產(chǎn)量高;周期短、見效快;成本低、效益好的特點。
21 黃槽竹
竿高達9米,粗4厘米,在較細的竿之基部有2或3節(jié)常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白粉及柔毛,毛脫落后手觸竿表面微覺粗糙;節(jié)間長達39厘米,分枝一側(cè)的溝槽為黃色,其他部分為綠色或黃綠色;竿環(huán)中度隆起,高于籜環(huán)?;X鞘背部紫綠色常有淡黃色縱條紋,散生褐色小斑點或無斑點,被薄白粉;籜耳淡黃帶紫或紫褐色,系由籜片基部向兩側(cè)延伸而成,或與籜鞘頂端明顯相連,邊緣生繸毛;籜舌寬,拱形或截形,紫色,邊緣生細短白色纖毛;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直立或開展,或在竿下部的籜鞘上外翻,平直或有時呈波狀。末級小枝2或3葉;葉耳微小或無,繸毛短;葉舌伸出;葉片長約12厘米,寬約1.4厘米,基部收縮成3-4毫米長的細柄。花枝呈穗狀,長8.5厘米,基部約有4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4或5片,無毛或疏生短柔毛,無葉耳和鞘口繸毛,縮小葉呈錐狀,每片佛焰苞內(nèi)生5-7枚假小穗,惟最下方的1片佛焰苞內(nèi)常不生假小穗。小穗含1或2朵小花;小穗軸具毛;穎1或2片,具脊;外稃長15-19厘米,在中、上部被柔毛;內(nèi)稃稍短于外稃,上半部具柔毛;鱗被長3.5毫米,邊緣生纖毛;花藥長6-8毫米;柱頭3,羽毛狀。筍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5-6月。
22 苦竹
苦竹,別名:傘柄竹,為禾本科、大明竹屬植物,植株呈小喬木或灌木狀。竿高3-5米,粗3-4厘米不等,直立,竿壁厚約6毫米,幼竿淡綠色,具白粉,老后漸轉(zhuǎn)綠黃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叢生,圓筒形。該植物的嫩葉、嫩苗、根莖等均可供藥用,夏、秋季采摘,鮮用或曬干。中藥名分別為:苦竹葉、苦竹筍、苦竹茹、苦竹瀝、苦竹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清痰等功效。
23 菲白竹
菲白竹,為世界上最小的竹子之一,菲白竹材用和筍用價值不大,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飼用價值,桿高一般為10-30cm,觀賞地被竹,矮小叢生,株型優(yōu)美,葉片綠色間有黃色至淡黃色的縱條紋,可用于地被、小型盆栽,或配置在假山、大型山水盆景間,兼文化、觀賞和生態(tài)于一體,是地被中的優(yōu)良植物。筍期4~6月。原產(chǎn)日本。中國華東地區(qū)有栽培。浙江的安吉、杭州、南京、上海、北京有引種栽培。
編輯:shangxiyun
相關(guān)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fā)現(xiàn)富有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qū)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jié)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mào)旅游節(jié)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nèi)宄扇旱靥で唷①p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diào)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chuàng)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nèi)、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