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申遺成功意味著保護責任更大

2016-07-22 09:42:11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瀏覽次數:

  7月17日,從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希爾頓國際會議中心傳來喜訊,湖北神農架順利通過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審,成功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此前15日也傳出消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符合世界遺產相關標準,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國的世界遺產項目自此達到50個。

  湖北神農架是中國內陸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綠洲和世界中緯度地區(qū)唯一的一塊綠色寶地。而左江花山巖畫中的“花山”,在狀語中稱為“岜萊”,意思是有畫的山。作為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左江沿岸駱越人留下的重要文化遺存,筆法古樸粗獷的花山巖畫與山崖、河流和臺地共同構成了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觀。左江花山巖畫躋身世界遺產的殿堂,實現(xiàn)了我國巖畫類世界遺產零突破,注定是令人矚目的文化事件。

  神農架與花山巖畫申遺成功,是近年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取得顯著成績的縮影,與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遺產保護工作密不可分。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世界遺產保護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申遺成功僅僅是邁出保護第一步。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指出,對于花山巖畫來說只是個開始,因為“巖畫的保護難度很大”。作為世界遺產,不僅僅是享受旅游收益、隨意開發(fā)那么簡單,更需要的是人們承擔嚴肅的國際責任并兌現(xiàn)承諾。

  眾所周知,世界遺產公約是一個“保護公約”,而不是“開發(fā)公約”。對世界遺產,只有保護的義務,沒有隨意支配的權利,更沒有從中獲利的資格。無論國內國外,世界遺產大都成為熱門旅游景點,申遺成功更是意味著其知名度和經濟價值的進一步提升。然而,令人尷尬的是,過度開發(fā)幾乎是“世遺”無從逃避的宿命,有的甚至把它與經濟效益掛鉤,將周邊環(huán)境搞得烏煙瘴氣,完全背離了世界遺產名錄設立的初衷。

  世界遺產是大自然和我們的祖先歷經漫長歲月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明確規(guī)定,保護世界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是每個締約國應盡的責任;世界遺產所在國,必須盡到“保護、保存、展出和遺傳后代”的責任。因而,對于神農架與花山巖畫“后申遺時代”如何履行好保護責任,有關專家開出了方子:首先是環(huán)境問題,其次是保護與利用問題,同時還要“發(fā)揮世界文化遺產的榜樣作用”。

  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鞭策。希望有關方面充分認識神農架與花山巖畫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大價值,切實把申遺成功作為履行文化保護責任的新起點,采取堅決有效措施,平衡好參觀和保護問題,守護好人類共有的文化財富,讓這些璀璨的文化遺產綻放出新的光彩。

編輯:wanglongzhao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國內外專家建言世界遺產與可持續(xù)發(fā)

  11月1日-2日,第三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黃山對話會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對話會以【詳細】

曾是不知名小村莊后逆襲成為國家公園

  去意大利旅游的朋友,大都不會錯過有著【詳細】

住建部:國家級風景區(qū)和世界遺產整治違建

據住建部網站消息,住建部近日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詳細】

深圳為瀕危植物撐起“保護傘”

隨著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逐漸進入高潮,深圳的植物科學研究也受到參會代表和市民的關注。記者獲悉,經過30余年的發(fā)展,深圳的植物研究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的轉變,在植物科研領域屢獲突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