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獨花蘭現身寧海深山 已多年難覓蹤影
從市民視線中消失多年的獨花蘭終于又重新回來了!昨天,我市植物學家林海倫欣喜地告訴記者,作為我國特有的珍稀蘭科植物———獨花蘭,在寧海力洋鎮(zhèn)深山中被發(fā)現,目前正值花期。昨天,記者從市林業(yè)局獲悉,目前,寧波已發(fā)現了野生珍稀蘭科植物已有40多種。
獨花蘭的斜側面觀,距的輪廓更加明顯。
毛藥卷瓣蘭。
藥農提供信息,植物學家花一個多月才發(fā)現
獨花蘭為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是國家第一批公布的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花蘭屬只有獨花蘭一種,屬于單種屬,為龐大的蘭科家族中的原始類型,在植物系統分類上有著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據《浙江植物志》記載,浙江省內獨花蘭僅在天目山、余杭和奉化四明山有分布。但是近年來,在寧波一直沒有植物學專業(yè)人士見到過獨花蘭,也沒有這方面的報道。“為了弄清楚獨花蘭的真面目,近年來,我一直在搜尋。”林海倫說。
之前,他打聽到有寧海藥農曾在寧海力洋鎮(zhèn)的高山上發(fā)現過獨花蘭,且這種蘭科植物開花一般在2月底到3月初,于是從今年的2月底開始到3月底,他利用休息日,在寧海力洋鎮(zhèn)崇山峻嶺中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搜尋。
“要找到某種珍稀植物最好選在花期,獨花蘭在早春開花,一年中只有2—3月才能被找到。”林海倫說,“獨花蘭是地生蘭,雖是國家二級保護的種類,但其種群數量比某些一級保護種類要稀少得多,要找到獨花蘭好比大海撈針。”
根據藥農提供的信息,獨花蘭曾出現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山矮林,但經過1個多月的搜尋,始終不見獨花蘭露臉。
轉眼到了4月,已經放棄搜尋的林海倫,將植物調查區(qū)域定位在該區(qū)域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今年4月2日,我正在海拔350米的山坡上穿越一片密林時,望見鋪滿枯葉的地面上有1朵淡紫色的花朵,很像寬葉老鴉瓣的花。我跑過去一看,果然是獨花蘭,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現場,他一共拍攝了200多張獨花蘭特寫照片。據了解,這是寧波植物專業(yè)人士首次記錄寧波本地獨花蘭的原生態(tài)影像資料。拍攝完照片,他又用枯葉重新將獨花蘭埋藏好,恢復獨花蘭的原生環(huán)境。待到其結果時,可以再去拍攝。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寧夏賀蘭山保護區(qū)發(fā)現珍稀植物裸果木
近日,賀蘭山自然保護區(qū)科研人員在野外調查中,于保護區(qū)南段大窯溝內發(fā)現20余株正值花期的珍稀植物裸果木。【詳細】
“植物熊貓”金花葵在湖南寧鄉(xiāng)試種成功
記者昨日從湖南寧鄉(xiāng)縣農業(yè)局農技推廣中心獲悉,瀕臨絕種的珍稀植物金花葵在寧鄉(xiāng)縣試種喜獲成功,種植面積已由2014年的幾畝擴大至今年的100多畝,4年累計試種面積近400畝,而栽植培管技術不斷改進提高,產量逐年增長,用途每年增加,產品不僅可加工食用,還可加工成酵素用于醫(yī)藥和高端保健食品,經濟效益正在不斷提高。【詳細】
銷毀法珍稀植物標本 澳“粗暴”檢疫攤上事
澳大利亞的入境檢疫制度之嚴苛讓不少外國游客吃過苦頭,然而對方一句“這是規(guī)定”底氣十足。不過最近,澳方檢疫部門破天荒地自我檢討工作方式,因為他們把一套用于科研的法國珍稀植物標本給銷毀了。【詳細】
我國采集到珍稀植物箭葉大油芒標本
我國科研人員近日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展野外植物調查中,發(fā)現珍稀植物箭葉大油芒,并采集到該物種國內第一份產地模式標本。意味著我國科研人員不必再向國外標本館借閱標本,即可更加獨立自主、更加精準地開展對該物種的科學研究。這對深入開展該物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