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燒保護“植物活化石”攀枝花蘇鐵
對話
其他野生物種或許也可用火燒法保護
華西都市報:為何在500℃的高溫下,蘇鐵都燒不死?
李學梅:首先,蘇鐵皮厚,耐高溫。此外,其體內(nèi)淀粉含量多,能抵御大火襲擊。同時,攀枝花蘇鐵一直生長在金沙江干熱河谷,形成了耐高溫、耐寒的習性。實驗中,大火只是將野草灌木燒過之后就滅了,不會對著蘇鐵一直燃燒。
華西都市報:就瀕危物種的保護而言,這次實驗有何意義?
李學梅:這項實驗的更大意義,在于能對其他瀕危物種的保護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研究結果表明,經(jīng)過低強度人為控制火燒實驗,蘇鐵新生葉片中有機碳含量升高,抗病蟲害能力增強,樣地內(nèi)的有機碳、硝態(tài)氮含量明顯上升,土壤微生物量、Ca、Mg、Al、C、N含量也略有升高,說明火燒有利于增加林下土壤養(yǎng)分的有效性,改善生長的光照條件?;馃€清除了枯枝落葉層,降低了火險隱患。
華西都市報:這種火燒法,還會用于別的野生植物保護嗎?
李學梅:保護區(qū)內(nèi),野生云南梧桐以及五柱滇山茶、櫨菊木等國家保護植物也普遍耐火燒。此次實驗,蘇鐵并非唯一實驗對象。通過這項實驗,期待尋找到每種植物耐火的溫控點,然后實施人工火燒干預,在保護植物的同時,清除堆積物和雜草灌木,達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多贏局面。此外,也能為其他地區(qū)的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參考。華西都市報記者徐湘東攝影報道
部分圖片由保護區(qū)提供
實驗單位
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
實驗目的
進一步弄清火成生態(tài)對攀枝花蘇鐵保育的影響,用具體數(shù)據(jù)證明人工火干預對蘇鐵保護的積極作用,最終實現(xiàn)將人工干預火燒措施應用于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工作
實驗結果
經(jīng)過低強度人為控制火燒實驗,蘇鐵新生葉片中有機碳含量升高,抗病蟲害能力增強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fā)現(xiàn)富有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qū)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jié)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mào)旅游節(jié)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nèi)宄扇旱靥で?、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diào)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chuàng)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nèi)、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