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六國景觀:從都市更新談都市空間的宜居設計

2015-04-30 18:25:00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瀏覽次數(shù):

項目位置

  最后一個項目是臺北市的榮星花園,順便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位置,就在榮星花園的對面。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公園,這里有一個松山機場,按照規(guī)劃會在未來的10-20年之間被遷走,因為市中心是不應該建有機場的,但是現(xiàn)在桃園機場還滿足不了旅客的需求,所以這里被暫時保留。未來機場遷走,這片場地就將成為臺北市的中央公園。另一邊還有一個新生公園,就是當年臺北市舉辦花博的場地,也是一個大型公園。這個區(qū)域里面所有的房子,因為松山機場的緣故,都限高,最高只有5層。未來如果松山機場遷走,這些房子一定會進行改建。我剛好在沒有改建之前接到這個項目,就補充了一個概念,計劃讓這三個綠帶在改建之后可以串聯(lián)在一起。我們的想法是將一樓能夠挑空的部分盡量挑空,將所有空間都變成戶外活動空間,如果每一個單元是都是這樣,就可以一路穿過去,直到松山機場,甚至新生公園。我提出這個概念,經過模擬,當挑高15公尺的時候,所有的建筑物下都是懸挑結構,建筑物蓋在上方,這樣臺北市可能會擁有一個更大的公園,那時候的公園就不是中央公園、新生公園,或是榮星花園,而是三個加在一起的一個超大公園。當你走在這里面的時候,可以感受不一樣的空間。臺灣白天的時候光照比較強,這些建筑物下的空間,成為了一個可以遮蔭的地方。到晚上,可以請燈光設計師在天花板做一個燈光效果,這里就變成了另外一個空間,可以在其中體驗別樣的場景。將建筑抬高之后,空氣也會隨之流動,因此整個臺北市的空氣也會變得更好,之前我也講過,北京的霧霾也可以通過工廠重新進行規(guī)劃設計而得到改善,到了晚上我們還可以利用燈光在下方的天花板上產生出另外一個空間。

平面圖

編輯:dai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