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綠色城市中的建筑美學
2015-04-23 12:52:00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瀏覽次數:
方案設計結束后,我并沒有就業(yè)主的直接反饋對方案做任何調整,而是帶著我的團隊直接飛到迪拜,待了大概1個月的時間。我們當時基于LEED的標準自己編寫了一套程序,針對混凝土、鋼筋、面寬、長高、空調的系統(tǒng)等等做了一個數據模型。經過這個數據模型的計算,得出了很樂觀的反饋,就是之前我們的計算只有一點偏差。通過整體的配比,最后確定在小型電器設備和照明上需要進行優(yōu)化。所以我們取消了之前的做法,因為它的光照達不到標準,還不如直接用節(jié)能的LED燈和聲控的方式去控制。在這樣一個數據化的模型下,我們從非常務實的角度,對項目進行了重新調整。在結構的選擇上,也回到一個更輕的層次,放棄了很多鋼筋混凝土的做法,因為建筑越輕就會越節(jié)能。我們將所有的子項和選型全部整合到了這個立面中去。在整個建設造型的美學設計上也運用了很多編程的概念。
編輯:dai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