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集約型園林與植物景觀

2014-02-17 16:25:00    作者:焦麗婷/整理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第二個方面就是適合地域和立地條件的外來物種,當然我們不能排除外來物種。但是這個外來物種一定是能夠適合地域條件和立地條件。我在華北地區(qū)一個海拔900米的城市里檢查居住區(qū)設計的時候,里面有大量的女貞,當時已經(jīng)很蕭條了,以后只會一年比一年小,如果能活下來也是勉強。在北京園林里面是有女貞能夠活下來的,但是它根本發(fā)揮不了作為一個常綠闊葉植物的功能,那我們要它有何用。這種植物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本身就很奇怪的放在這,因為它并不符合我們地域性植物的自然特色。

  然后是立地條件。每年冬天園林單位都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保護植物,人們已經(jīng)覺得這很正常,沒有人來思考到底應不應該這么做。我碰到的把用過的無紡布直接當垃圾扔掉,這其實是對環(huán)境的一種污染,情況非常的嚴峻。但是沒有人去思考,也沒有人去計算一年內這些覆蓋材料對環(huán)境的污染有多么的嚴重。

  當然對于外來物種的使用,還是要有足夠的警惕性。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種植的火炬樹,不管是當初設計還是施工的過程中臨時改的,現(xiàn)在火炬樹已經(jīng)開始往里蔓延,油松林下全部都是火炬樹,我想前面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而造成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再不采取措施的話,未來就不可想象。我在北京一個公園的山上看到全部都是火炬樹,當初不是這樣子,只是為了景觀種了一點點,但是現(xiàn)在就蔓延的全部都是。我在想這種問題又有誰去關心呢?

  剛剛說到物種的選擇,現(xiàn)在談談植物的應用方式

  我想低維護的植物配置方式,近自然的配置可能是一種方向。但是近自然又存在很多的技術問題。我前兩天在看百萬畝造林的時候,跟我們的一個前輩談起來這個問題,三北防護林現(xiàn)在大量的死亡,因為那的樹木是同一個年齡的,到了一個時間段就全軍覆沒,如果要重新?lián)Q的話,這個困難就非常大,如果是益林混播的話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但是益林混播在施工過程中非常的復雜,現(xiàn)場的工人們不知道該怎么種,有很多的技術問題,需要我們的行業(yè)來共同討論。

  地被也好,鄉(xiāng)土植物的使用也好,我們要逐漸學會接受自然界不同植物的不同特點,四季會有不同的景觀,而不僅僅認為以前的那種景觀是很美的。

  那么城市廣場和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建筑的環(huán)境是不是也只能做的非常的整齊呢?我覺的我們也可以嘗試著用自然式的設計方式來進行植物的配置,但是這樣的一種配置方式需要再一次進行深刻的反思。

  我們對于植物自身的一些廢棄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植物自身的枯枝落葉,當它腐爛之后就會降解回歸到土壤里面。還有一方面就是防火,可能相關的技術還是需要研究。其實,國外在應用一些枯枝落葉的時候,也不是沒有風,但是這個問題是怎么來解決?我覺的在加強防火的條件下有一些地方不一定會刮的很臟,例如層次比較多的地方,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接受這樣的景觀。

  枯枝落葉以及一些廢棄物的利用,在國外已經(jīng)是非常普遍的了。我依然覺得,我們怎么樣來開發(fā)我們的資源?我們國家的農(nóng)業(yè)廢棄物利用率非常的低,秸稈每年燒掉不到20%,剩下的東西都不知道該怎么樣去利用。其實燒本身來說也是對環(huán)境的一種污染,所以在相關的技術上是不是也應該有一些研發(fā)。

  另外采取一些措施來提高維護效率,比如說,草坪要修剪的區(qū)域和非修剪的區(qū)域,用非常簡單的措施就可以把它區(qū)分開來。我們國家是一個水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所以比如大樹移植,就會用一種非常緩釋性的方法讓水慢慢滲透到土壤里面;再比如土壤種植池里面,用覆蓋物把它覆蓋起來。而我們現(xiàn)在大部分是這樣一種情況,不僅破壞了土壤,也增加了土壤失水的表面積。那么我們能不能用一些辦法,既能澆水,又能保住水,同時還能減少土壤水分的流失,在景觀上也能有所改善?

  除了對于植物自身廢棄物的一種利用,其實剛才所講到的就是對水資源的一種節(jié)省,另外通過植物景觀也可以對一些傳統(tǒng)上認為消耗的資源進行利用。比如說雨洪資源的利用,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共識了,因為國家有很多這樣的災難,所以大家已經(jīng)意識到。比如說西方的一些國家,他們在雨洪資源的利用方面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有比較成熟的政策和法律以及相關的技術。

編輯:jiaolit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fā)森林體驗指數(shù)

北京首發(fā)森林體驗指數(shù)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shù),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

河北定州加快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chǎn)業(yè)發(fā)展、人居環(huán)境提升、新興產(chǎn)業(yè)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fā)現(xiàn)富有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qū)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