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南:芍藥作為中國愛情花之史考——執(zhí)子之手,秉蘭贈芍

2014-01-25 09:38:00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主要引用了一些古詩句來介紹芍藥的特性和寓意,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美感。

  芍藥的起源更早。真正的盛行是在武則天時代。

時間軸

芍藥起源時間軸

  虞汝明《古琴疏》:"帝相元年,條谷貢桐、芍藥。帝令羿植桐于云和,令武羅佰植芍藥于后苑"。帝相是夏代君主,其宮苑在今河南境內(nèi)。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卷五》記:"東北五百里,曰條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藥。"

  《溱洧(zhēnwěi)》,《詩·鄭風》篇名。溱和洧是兩條河的名稱,詩中描寫上巳日,即農(nóng)歷三月三(上巳節(jié))青年男女到河邊春游,相互談笑并贈送香草(芍藥)表達愛慕的情景。

  王禹偁(稱)《芍藥詩并序》:"芍藥之義,見于鄭詩。百花之中,其名最古。"

  《通志略》"芍藥著于三代之際,風雅之所流詠也。牡丹初無名,故依芍藥以為名。亦如木芙蓉之依芙蓉以為名也。牡丹晚出,唐始有聞。貴游趨競,遂使芍藥為落譜衰宗。"

  "自天后以來,牡丹始盛,而芍藥之艷衰矣。"

  "牡丹初號木芍藥,蓋本同而末異也。"

花語

芍藥與月季的花語比較

植物形態(tài)

芍藥與月季的觀賞優(yōu)勢比較

編輯:jiaolit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