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茶以花大色艷、樹姿優(yōu)美聞名天下,但種苗繁殖一直以來采用傳統(tǒng)靠接方式,因繁殖系數低、成本高,嚴重阻礙云南茶花的產業(yè)化發(fā)展。云南山茶離體快繁技術具有繁殖系數高、便于工廠化生產、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等特點。以多年生單瓣云南茶花、油茶為砧木進行高枝換接,還可大批量快速生產云南山茶大苗。
嫁接時間:宜在2月至3月或5月至6月進行嫁接。
嫁接場地:宜選擇有遮陽網的封閉塑料大棚,遮陽網透光率為60%至70%,棚溫≤35℃,濕度約90%。
砧木選擇:
選擇普通油茶及華東山茶作砧木,品種有‘白秧茶’、‘紅露珍’、‘獅子笑’、‘耐冬’及‘騰沖紅花油茶’等。宜選擇3年以上、健壯、粗度≥2厘米、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容器苗,亦可選擇多年生植株作砧木進行高枝嫁接。
接穗采集:
在母樹上選擇生長健壯、有3個至5個飽滿芽的木質化或半木質化枝條作為接穗,接穗剪下后立即放入裝有清水的容器中或用濕毛巾包裹。嫁接時將所選接穗上的每個葉片剪去約2/3。
嫁接方法:
嫁接有劈接和插皮接,兩種方法完成嫁接后均需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并套塑料袋。劈接是在砧木離地徑處8厘米至10厘米處切斷,從斷面中間切開砧木深約2厘米至3厘米,接口兩端各插入1個接穗,對齊形成層后包錫紙綁扎。插皮接則是將砧木離地徑處8厘米至10厘米處切斷,在斷面一側沿干縱切一刀至木質部,長約2厘米至3厘米,剝起皮層插入接穗包錫紙綁扎,每株可插皮接兩三個接穗。
接后管理:
適時澆水,保持基質濕潤,雨天注意排水;嫁接30天后及時取下或劃破塑料袋,葉面噴施0.1%磷酸二氫鉀加0.1%硫酸銨混合肥;嫁接75天至100天后逐步將大棚的塑料膜揭除,保留遮陽網,揭膜30天后解綁并逐步進行露天養(yǎng)護。
移植:
云南山茶一般每兩年在5月至10月期間移植一次。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排灌條件良好、交通相對便利的場所進行整墑移植。墑面寬1米至1.2米,高15厘米至20厘米,墑間距40厘米。容器可選用美植袋、硬質塑料袋、瓦盆。第一次移植,宜選用16厘米×16厘米或18厘米×18厘米規(guī)格的容器;以后換盆及離體嫁接苗移植,宜選擇直徑約為1/3苗高的容器。
換盆:
換盆前兩天停止?jié)菜?,將移植苗取出,保持土球原狀;換盆時在選擇的容器內用瓦片上下交錯墊蓋盆內底部排水孔,而后鋪墊3厘米至5厘米厚的基質,將取出的苗木置于容器中間,土球上表面宜低于容器口2至3厘米,裝填基質固定土球,基質略高于原土球表面?;|宜按腐殖土:松毛土:珍珠巖=2:4:1或紅土:腐殖土:沙=3:3:1的比例配制,pH值以5.5至6.5為宜。景觀大苗可用沙質紅土作基質。
完成換盆后將其整齊擺放于墑面上,澆透定根水,葉面每天噴霧2至3次,置于蔭棚下養(yǎng)護,噴霧增濕,30天后逐漸揭棚。
大田移栽:
移栽場所選擇避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間、有一定遮陰條件的地塊。時間以5月至10月為宜,移栽株行距0.3米至0.5米×0.3米至0.5米。小苗培養(yǎng)至地徑2厘米至3厘米時,進行第一次移栽,株行距1米至1.2米×1米至1.2米;培養(yǎng)至地徑5厘米時,株行距調整為2米至2.5米×2米至2.5米。
帶土球移植:
種植穴(溝)規(guī)格宜比土球加寬約40厘米,加深約30厘米,口徑和底徑的大小一致。將挖出的土加入普鈣、農家肥或腐殖土等并充分拌勻作為回填土待用。在種植穴(溝)先放入數塊牛、羊角碎片,鏟入與牛、羊角末、腐熟有機肥拌均的混合土,加入約5厘米厚的紅壤,植入苗木回土壓實,圍壘樹盤,澆透定根水。定植后對枝葉進行輕修剪。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