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20多種彩色植物打造繽紛美景
沿著泉三高速公路自紫帽山東南朝西北而過,紅紫黃綠橙,五彩繽紛的景色非常好看。這就是鯉城區(qū)紫帽山一重山森林彩化的成果,目前已完成工程的78.3%。對一重山體進行森林彩化,系全省首創(chuàng),將在全市推廣。
森林通道四季有花
行走在鯉城區(qū)紫帽山麓,猶如置身在一條多樹種、多層次、景觀優(yōu)美的森林通道,這里有桂花、小葉紫薇、黃花槐等香化、花化樹種,有富貴榕、小葉榕、馬占相思、南洋楹、山烏桕等綠化樹種,還有美蕊花、非洲茉莉等花化樹種。
“四季有花,色彩繽紛。”鯉城區(qū)農林水局局長廖藝強說,紫帽山一重山森林彩化工程是泉州市環(huán)城一重山彩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tài)城區(qū)建設的重要節(jié)點景觀。該工程總建設面積532.6畝,于去年11月啟動。以紫帽山朝城區(qū)一面山坡為載體,對劣質馬尾松地、疏林地、荒草坡、未成林地、裸露山體等薄弱地塊,采取植被修復方法,運用生物技術,選擇耐干旱、瘠薄的喬、灌、藤、草等植物組合,構成多樹種、多層次、景觀優(yōu)美的森林通道。
五大片區(qū)景色各異
紫帽山一重山彩化位于泉三高速公路泉州南至泉州西站之間,按現有林地分布可劃分為火燒山跡地裸露山體、蘇夫人姑廟后山、引水工程工地周邊林地、堆料場周邊林分、紫帽山莊對面荒坡地——龍嶺盤山路等五個生態(tài)區(qū)域,涉及上村、樹兜、下店、曾林、龍嶺等社區(qū)。每個區(qū)域進行不同的彩化,呈現不同的景色。
火燒跡地裸露山體復綠:該段位于泉三高速與國道324線交叉點,屬于生態(tài)敏感區(qū),因此進行生態(tài)復綠,選擇巨尾桉作為基調樹種。
蘇夫人姑廟后山風景林提升改造:該片區(qū)的改造目標是登山路的美化、香化與馬尾松林改造相結合。在四個亭子周邊5米—10米范圍內,進行除草清雜,種植桂花、小葉紫薇、黃花槐等香化、花化樹種;沿登山路兩側5米范圍內,種一行美蕊花(紅絨球),既起到彩化作用,又能發(fā)揮防火功能。
引水工程工地周邊林分改造:該片區(qū)強化裸露泥石壁的生態(tài)修復,改善林分結構,充分發(fā)揮森林多功能效益。
堆料場平臺綠化及周邊林相改造:該片區(qū)根據立地條件和林分類型,對高速公路和四個臺階石墻進行綠化。
紫帽山莊荒坡地——龍嶺盤山路綠化:包括安福寺前面荒地、高速公路下荒山荒地及龍嶺盤山公路綠化。裸路坡與碎石堆位于高速公路與紫帽山莊入門處,位置明顯。用園林造景手法,以榕樹、南洋楹為基調樹種,配置大花彩喬和花灌,裸巖石壁下種植桉樹和爬山虎覆蓋坡面。盤山路兩側綠化帶進一步補植彩化樹種,形成路邊景觀帶。
彩化美化旅游勝地
“登山旅游看樹、看花,但是如果沒有統一的彩化,零星分散,難以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廖藝強說,紫帽山一重山彩化是我省山體彩化的試點,是全省首次進行山體彩化,種植不同的樹種、鮮花,形成塊狀、帶狀的彩色,可以說是山體的彩虹,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據介紹,紫帽山海拔517.8米,自唐朝以來就是著名的旅游風景勝地。此次彩化,種植了綠化闊葉樹種和彩喬、花灌、叢生竹、藤林等20多種植物,豐富了紫帽山的生物多樣性。彩化之后形成成片的彩色,將帶給游客不同的視覺盛宴,讓游客在休閑健身活動中得到美的享受。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三亞道路綠化彩化工程納入“雙修”重點
三亞今年重點打造道路景觀,將道路綠化彩化工程納入“雙修”升級版重點工作當中,推進中心城市主要景觀道路環(huán)境建設,完善城區(qū)約240處碎片化綠地中的部分項目,初步形成綠道系統串聯成網的生態(tài)格局。【詳細】
福建泉州三個“口袋公園”即將開放
4日,記者從泉州市園林局了解到,列為去年中心市區(qū)秋季綠化景觀提升工程中的泉州新車站西側、津淮街美食街口、寶洲街刺桐東路口三個“口袋公園”綠地改造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本周內有望完工。【詳細】
重視園林建設 提升管理水平
20日,泉州市政協組織開展“城區(qū)公園和旅游景點建設與管理”重點視察活動。 【詳細】
福建泉州4公里綠道串接三大山地公園 預計年底完工
福建省泉州市山線綠道工程,自去年項目確定后,備受廣大市民關注。昨日,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傳來新消息:該工程精品示范段已進場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可完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