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菜的繁殖可以采用播種、分株、扦插等多種方式。專業(yè)化生產多采用嫩枝扦插,可在短期內獲得大量成苗,供工程使用。
一、插床的準備:
為提高千屈菜移栽成活率,現(xiàn)在使用的多為容器苗。經過多年試驗,我們采用了直接在營養(yǎng)缽中進行扦插的方法。苗床一般做成寬度1.5米,長度不限,深度最好為20厘米至30厘米深的苗床。在缺水干旱地區(qū),鋪塑料膜防水滲漏。營養(yǎng)缽的大小視實際應用情況而定。千屈菜的耐性強,適應范圍廣,對基質的要求不嚴,為便于工人操作,以松散不結塊的土壤最好。營養(yǎng)缽裝好土后擺放到苗床備用,并對擺放好營養(yǎng)缽的苗床灌水浸泡,以備扦插使用。
二、插穗:
千屈菜扦插要用嫩枝扦插,因為開花后的枝條已經木質化,扦插后不易生根。在植株萌芽后,嫩枝生長迅速,枝條粗壯,沒長出側芽之前剪取插穗,一般長20厘米左右。為了防止插穗脫水,在實際操作時,應邊剪邊插,以插穗不萎蔫為最好。
三、扦插時間:
如果是規(guī)?;a,可以通過加強種苗苗圃的管理來實現(xiàn)。在千屈菜整個生長季,不間斷地剪取插穗進行繁殖。具體的扦插時間比較靈活,主要視母株的生長情況而定。北方地區(qū)一般從5月中旬,露地母株枝條生長到30厘米以上時,開始剪取主芽進行扦插。采條后要加強種苗苗圃管理,及時清除雜草,施肥、澆水。待側芽生長到可利用時,繼續(xù)剪取插穗。
四、反季扦插:
在6月下旬,大多數千屈菜植株已到花期,這時如果生產需要可將植株花芽以上部分用平剪剪掉,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長出新的嫩條,剪取插穗。
五、扦插后的管理:
千屈菜嫩條水插,緩苗快、不倒蔫。如果扦插時陽光過于強烈,可做遮陰處理一周。后期的管理要注意苗床不能缺水,扦插后15天左右即可生根,20天形成植株。(作者單位系保定市安新縣農業(yè)局)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