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智慧城市發(fā)展狀況及國外經驗啟示

2013-05-23 08:23:37         來源:中國安防網     瀏覽次數:

  智慧城市建設能有效促進城市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人類創(chuàng)造更良好的城市空間,對提升城市競爭力至關重要。因此,國外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把智慧城市建設列入中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與措施。但有專家指出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并不缺乏技術,而是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

  智慧城市建設包括五個方面內容

  智慧城市是以全面信息基礎設施和平臺為基礎,由政府投資拉動和居民需求結合驅動的多層次綜合應用體系。作為將先進技術全面融入到城市精細化管理中的有效手段,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各個領域的綜合應用體系。

  智慧城市概念自2008年由IBM公司提出以后,全球智慧城市熱度不減。財政部發(fā)布的13年中央財政預算中,公共安全預算高達1300億元,同比增長9%,顯示中央對公共安全的重視程度。而地方政府持續(xù)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熱潮,多家銀行提高授信額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設,總投資額超過4400億,新增兩批智慧城市名單城市年底也將啟動建設。</p>

  專家指出,建設好智慧城市是一項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轉型、改變發(fā)展模式和做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最重要的戰(zhàn)略之一,也是擴大國民經濟內需的最重要的拉動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中期數據處理設施建設和后期的服務平臺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yè)、系統集成企業(yè)、數據采集分析企業(yè)、電信運營商和數據服務企業(yè),對整個產業(yè)鏈將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潘云鶴院士認為,要實現城市的“妙發(fā)展”。它至少包括5個方面:一是智能交通,要規(guī)劃建設智能交通綜合管控平臺、智能停車等;二是帶動相關產業(yè)升級,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催生一批智能工廠,反過來促進信息產業(yè)發(fā)展;三是建設配套的信息基礎設施,包括寬帶入戶、云計算中心等;四是智能化的城市管理與服務,比如智慧醫(yī)療、教育;五是智能城市的運用使城市人的素質得到提高,比如數字圖書館、智慧旅游等。

  智慧城市建設僅靠技術遠遠不夠

  政策的給力,為當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火熱的場面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社會各方對智慧城市的建設褒貶不一,甚至有人擔心,智慧城市建設的最終結局可能會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并不缺技術,而是缺乏集成創(chuàng)新,特別是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認為,如果智慧城市建設最終變成了各種技術公司的無序堆砌,就是一種失敗的結局。

  談到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院長李安民特別強調智慧城市的服務屬性,而物聯網則將對智慧城市的服務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物聯網就好比是一個城市的神經系統,一個高水平的物聯網將會催生高水平的智慧城市。”李安民同時提醒,智慧城市需要的不僅僅是單一的物聯網技術,還包括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的有效融合與應用。

  “應重點關注移動互聯網在公眾服務方面的應用。畢竟移動終端具有便于攜帶、分布廣、界面友好、處理能力強等特征,也是承載物聯網業(yè)務的最優(yōu)載體。“李安民認為,在未來的智慧城市里,完全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完成各項服務,比如繳費、掛號、購物、食品溯源、遠程教學、健康檔案以及空氣質量等信息查詢。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xù)續(xù)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莫斯科智慧城市計劃統籌各領域400多個項目

  莫斯科信息技術局局長阿爾喬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