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沾化縣培育耐鹽堿柳樹 讓農民發(fā)“苗木財”
焦傳禮是沾化縣泊頭鎮(zhèn)一逸林業(yè)柳樹基地負責人,他選育的柳樹新品種9901柳給泊頭鎮(zhèn)的育苗戶帶來了1000多萬元的收入,他改良的耐鹽堿品種鹽柳一號在東營海灘大道和濰坊濱海新區(qū)(央子)濰坊港海堤上茁壯成長。4月15日,筆者在基地見到了焦傳禮。
抓住機會建立柳樹基地
焦傳禮1987年畢業(yè)于山東農業(yè)大學林業(yè)專業(yè),一直從事苗木繁育工作。1998年他建立了菏澤市長青花木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培育牡丹、冬青、月季等花木品種,在濱州建立柳樹基地后,該公司就轉交他人打理了。
2009年12月,黃河三角洲開發(fā)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作為林業(yè)科研人員的焦傳禮敏銳地意識到,黃河三角洲建設高效生態(tài)經濟區(qū),適合建設苗木繁育基地。他從濱州市林業(yè)局了解到,沾化縣泊頭鎮(zhèn)有苗木繁育的基礎,經多方接洽考察,他于2010年5月在泊頭鎮(zhèn)呂望創(chuàng)業(yè)園建立了一逸林業(yè)柳樹基地,面積1000畝。
柳樹基地三分之二以上是鹽堿地,焦傳禮采取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措施改良土地,先后投入資金500多萬元,鋪設輸水管道,增施腐殖酸,培育耐鹽堿新品種。資金缺乏是令他最頭疼的事,只有靠賣了苗木種段,再將資金投入科研。在搞科研的時候,他在基地選育、外出考察,經常一兩個月不回家。
培育出兩個耐鹽堿柳樹新品種
基地共收集引進柳樹無性系120余個,建立了柳樹資源匯集圃,已有三個品種申請國家新品種保護,培育出9901柳審定良種和改良后的鹽柳一號。
9901柳極耐水濕,耐干旱、耐鹽堿,適應不同的土質,雄性,無飛絮,無污染,是旱直柳中很少見既速生又環(huán)保的柳樹良種。焦傳禮帶著選育的9901柳參加各種博覽會、展覽會,他的展位很引人注目,上方掛著一副對聯(lián):神州沃野樹千萬,渤海鹽堿柳一棵,橫幅:我們只玩一棵柳樹。9901柳先后獲得“最具開發(fā)潛力苗木”品種稱號、首屆黃河三角洲綠化苗木博覽會新品種金獎、山東昌邑綠化博覽會最具推廣價值的耐鹽堿樹種獎—金獎,并通過了樹木良種審定。
改良后的鹽柳一號在東營海灘大道和濰坊濱海新區(qū)(央子)濰坊港海堤上茁壯成長。定植的胸徑1.5厘米的鹽柳一號,一年可生長到3.5-4厘米。鹽柳一號雄性適應性強,耐鹽堿,耐干旱瘠薄,是當前適應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的優(yōu)良樹種。
耐鹽堿柳樹成農民致富新希望
基地繁育柳樹新品種,負責供應種段,帶動了泊頭鎮(zhèn)西呂、東呂、官莊、蘆洼、南徐、司家等村230多戶,發(fā)展育苗面積1000多畝。“今年大家育的柳樹全部賣了種苗,每株賣到14元,每畝純收入10000多元,頂上十年種植棉花的純收入,今年育苗戶都賣火了,基本都賣光了。”西呂村黨支部書記呂永勝高興地說。
談到今后的發(fā)展規(guī)劃,焦傳禮說:“現(xiàn)在國家高度重視生態(tài)文明建設,苗木市場廣闊,苗木繁育具備良好的發(fā)展機遇。我們一逸林業(yè)柳樹基地今后將繼續(xù)走科研—生產—推廣的路子,不斷推出速生、耐鹽堿、觀賞和耐干旱瘠薄的柳樹新品種??蓭影l(fā)展育苗面積8000-10000畝,讓更多的育苗戶掙錢。”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一天攬金800萬元的小樹苗
連日來,位于涇源縣的寧夏六盤山苗木花卉交易中心車水馬龍,一輛輛滿載苗木的大貨車、拖拉機來來往往,異常繁忙。【詳細】
博野崗子上村成為億元村
“五一前”,博野縣崗子上村村民吳博軍把自己和本村20多戶村民種植的無絮毛白楊、國槐等多個品種共計5萬株苗木出售,總價值超過了200萬元。據村黨支部書記李占英介紹,目前全村已形成苗木種植、銷售、城市綠化產業(yè)鏈,僅今年春季收入就超過1億元,人均收入5.5萬元,預計全年收入將達到1.5億元至2億元。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