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韋斯特”后,“???rdquo;又橫掃城市樹木,雖說是天災,但也暴露出城市園林綠化尤其是行道樹養(yǎng)護方面的問題。北京市地方標準《行道樹修剪規(guī)范》的發(fā)布實施,恰恰是針對此類問題的一項有力措施,在目前這一標準宣貫之際,記者采訪了該標準的主要起草人、北京市園林科研所高級工程師姚士才,請他對這一標準進行解讀。
行道樹修剪需規(guī)范 行道樹修剪不止在北京、在全國范圍內都存在很多問題。姚士才認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對行道樹修剪沒規(guī)劃、沒方案,很多情況下是多年不做修剪,一旦剪時下手往往過重。針對此問題,《規(guī)范》中第6章針對樹木的不同情況對修剪頻度做了專門的規(guī)定:同一樹種,在幼年和成熟階段,一年中休眠期修剪1次,生長期修剪2至3次。衰老階段,2年至3年進行1次休眠期修剪,促進更新。生長勢和萌芽力弱以及成枝率低的樹種,修剪量和修剪頻率應適當降低,只進行輕度疏剪。姚士才解釋,這樣的規(guī)定客觀上保證了行道樹修剪作業(yè)的連續(xù)性,無論是對行道樹的塑形還是生長都極為有利。
此外,在實際工作中,行道樹修剪很多時候不是由園林綠化部門來完成,電力、通信部門都涉及行道樹修剪,他們因安全或作業(yè)方便的緣故常常不顧樹形和生長需要,往往重剪甚至把礙事的樹砍頭。此《規(guī)范》出臺后,不管是哪個部門作業(yè),都要依據規(guī)范操作而不能自行其是,對行道樹而言,這是非常有力的保護手段。
姚士才介紹,考慮到現實中的矛盾和安全需求,《規(guī)范》在修剪原則時特別規(guī)定:通過修剪確保行人、車輛和臨近道路附屬設施安全。為此,他們對樹木和架空線的安全距離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研究,并按實際情況做了細化處理,如對于電壓小于1000伏的電力線,樹冠與其水平和垂直距離均要大于等于1米;電壓在35千伏到110千伏的高壓線,樹冠要與其水平距離大于等于3.5米,而垂直距離則需要大于等于4米;通訊線則按明線和電纜分別規(guī)定了2米和0.5米的安全距離。
苗圃生產可適當借鑒 該規(guī)范第七章對行道樹常見的杯狀形、開心形及自然式冠形三種樹形修剪提出規(guī)范指導意見,每種樹形又按未定型和已定型樹木的不同類型分別詳解修剪技術。如對于杯狀形行道樹的未定型樹木修剪,規(guī)范要求:冬季一般選3個方向不同、分布均勻、與主干成約45度夾角的枝條,留0.6米至1米短截,剪口芽留在側面,并處于同一水平高度。翌年冬季,在主枝兩側萌生的側枝中,選兩個作延長枝,并在0.8米至1米處短截,剪口芽仍留在枝條側面,疏除直立枝、交叉枝等。第三年修剪按第二年方式進行。如此3年至5年后即可形成三股六叉十二枝的杯狀形樹冠。對于苗圃尤其是以行道樹生產為目標的苗圃而言,該規(guī)范完全可作為苗圃生產的指導書,如果在苗圃生產中就能按《規(guī)范》完成行道樹的修剪工作,不僅可大大減少行道樹修剪工作量,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苗木因合乎市場需要而更加具有競爭力。
除不同樹種的樹形的塑造外,該規(guī)范對樹木的修剪季節(jié)也有詳細規(guī)定。如常綠樹修剪,雖然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春季或初夏修剪為宜。落葉樹宜冬季修剪,不耐寒樹種應在早春修剪。傷流旺的樹種,應在秋末或初冬修剪。生長旺盛的樹種,除了冬季修剪外,也常常需要在生長期進行修剪。抹芽修剪應隨時進行。這些技術規(guī)范對苗圃生產者來講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不過由于苗圃生產的目標與行道樹還是有所差別的,因此對《規(guī)范》中技術指導要有所甄別。以春夏開花和一年多次開花的樹木修剪為例,由于行道樹修剪除樹木的生長量外還要考慮景觀效果,要求在花謝后及時進行短截。而苗圃最看重樹木的生長量,開花結果會消耗養(yǎng)分影響樹木營養(yǎng)生長,通常在花前修剪。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