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師大實現(xiàn)中華水韭人工批量育苗栽培,今年室外栽培面積20余平方米,最多時繁育4萬余株,現(xiàn)仍有2萬余株。
中華水韭是特產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沼澤濕地的最原始的維管植物之一,遠比銀杏古老,是研究陸生植物起源演化、地貌變遷、水體污染的理想材料,在原產地近乎滅絕,1999年被國務院頒布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現(xiàn)被評價為“極度瀕危”物種。哈師大劉保東教授于2001年從浙江大學受贈活植株,于2005年首次人工繁殖成功,2010年實現(xiàn)人工批量育苗栽培。
8月23日,由國家植物標本館館長張憲春研究員、韓國植物分類學會前會長宣炳崙教授以及來自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華南植物研究所、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西北大學、南京林業(yè)大學、東北農業(yè)大學的十多位植物學專家教授,齊聚哈師大松北校區(qū),先后到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農園、溫室和省重點植物學實驗室,現(xiàn)場考察了中華水韭人工繁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聽取了劉保東教授的科研匯報,對哈師大成功批量繁殖中華水韭的科研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