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臥菊三七,為菊科,三七屬,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續(xù)命草、神仙草。
特征特性:攀援草本,有臭氣,莖匍匐,淡褐色或紫色,有條棱,無毛或幼時有柔毛,有分枝;葉具柄;葉片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8厘米、寬1.5—3.5厘米;頂生或腋生傘房花序,每個傘房花序具3—5個頭狀花序;總苞狹鐘狀或漏斗狀,基部有5—6片線形小苞片,每個頭狀花序有小花20—30朵,花色橙黃;花冠長12—15毫米,管部細,長8—10毫米,上部擴大,裂片卵狀披針形,頂端尖;瘦果圓柱形,長4—6毫米,栗褐色。產(chǎn)地分布于廣東、海南、貴州、云南等地,常生于林間、溪旁、坡地的沙質(zhì)土壤上,攀援于灌木或喬木上。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非洲也有。
平臥菊三七嫩莖葉營養(yǎng)豐富,其蛋白質(zhì)、氨基酸、總糖、脂肪含量分別為1.24%、0.87%、1.5%、0.79%,膳食纖維含量為2.40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為11.2毫克/100克,富含有機鈣,是中老年人補鈣的綠色食品,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成分及黃酮類化合物。
食用方法:平臥菊三七是一種藥食兼用的獨特植物,其主要食用部分為嫩莖葉。它和現(xiàn)在人們食用的木耳菜同屬,食味柔滑,清香可口,可清炒、涼拌、氽湯,其莖葉切碎后做餃子、包子的餡則頗具香味,用來煮泡飯,其味道尤佳。其葉也可生吃,或取鮮葉開水沖泡當茶飲,如把葉片曬干后用來泡水,則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藥用價值:平臥菊三七全身都是寶,根莖是中成藥上佳的原材料,其味甘淡,性平,可通經(jīng)活絡、消炎止咳、散瘀消腫、活血生肌。做菜食用或藥用,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作用,可以補鈣、抗流感和乙肝病毒、抗感冒、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效,外用對帶狀皰疹、各種皮炎、燙傷、燒傷及無名腫痛均有良好的療效,還可以止血、止痛、止癢、護膚保濕及抗衰老。
平臥菊三七是一種對人體既有營養(yǎng)價值、又有藥理作用的新食品資源,一種無毒級的蔬菜和綠色制藥的良好原料,作為一種高附加值的經(jīng)濟作物,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