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不時飄著毛毛細雨,在河濱公園見到綠化養(yǎng)護工人繆水龍時,他穿著藍色工作服,戴著黃色安全帽。完全不顧點滴細雨,他拿著修剪機低頭認真地修剪綠化帶。
聽到同事的喊聲,繆水龍這才停下手頭的活抬起頭來。長期戶外工作的風吹日曬將繆水龍的臉染成了深褐色,但整個人看起來精神矍鑠。
化養(yǎng)護是個技術活
繆水龍是武康鎮(zhèn)宋村村人,做過油漆工,七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喜歡花花草草的他成為了一位綠化養(yǎng)護工人。澆水、除草、施肥、修剪——這就是他日常的養(yǎng)護工作。
“綠化養(yǎng)護不僅是個體力活,更是個技術活兒。”說起平日里常使用的工具,繆水龍如數(shù)家珍:“手剪、鐵锨、鋸這些都少不了,光是熟練操作就得費一番工夫;夠不到的地方就用高枝剪;要是修剪大樹,還得搬來梯子,三四個人協(xié)作才能完成。徒手干的工作也不少,眼睛要看準,力度得到位,細致微小的地方都得考慮好,既要保證植物健康,又得滿足美化公園的要求。”
說著,繆水龍拿起手邊的修剪機演示起來,方才微笑的神情立刻變得嚴肅而專注。伴隨著修剪機上下舞動,多余的枝葉掉落在四周的草地里,剛剛還有些凌亂的綠化帶不一會兒就變得相當平整。十來分鐘下來,繆水龍的額頭已滲出了密密的汗珠,他放下工具,用衣袖擦了擦汗,忙得不亦樂乎。
夏天和冬天最苦最累
季節(jié)不同,綠化養(yǎng)護的工作內容也各有側重。“春天主要是種草、灌溉、除雜草、防蟲害;夏天植物長得快需要時不時修建多余的枝芽讓植物保持美觀的形狀;秋天忙著布景美化;冬天植物的遮蓋、保溫也少不了。”和花花草草打了這么多年交道,對大大小小的植物名稱幾乎沒有叫不出名字來的,對它們的生長習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們都是戶外工作,夏天和冬天最苦最累了!”繆水龍說,夏天毒辣的陽光常照得人睜不開眼睛,干個五六分鐘活,汗水浸透整個人了。 有時候,還要蹲在被曬得火辣辣的草坪上干活,就像被火烤著一樣,時間一長站起來的時候就頭暈眼花。冬天尤其是下雪天也是最苦的時候,繆水龍還記得前兩年的那次大雪,樹枝上和綠化帶上都積壓了厚厚的白雪,擔心雪會壓壞植物,大半夜,繆水龍和同事們冒著嚴寒就上街除雪去了,冰天雪地凍得人渾身瑟瑟發(fā)抖。巨大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繆水龍不愿用勞累辛苦這樣的詞匯來形容自己的工作,他覺得,把這些花花草草照顧好,是他最開心的事。
在與記者邊走邊聊的過程中,繆水龍看見草坪上有未及時清理的紙屑、塑料袋,總要拾起來放進垃圾桶中。“不管是養(yǎng)護工還是清潔工,這些都是順手的事。”繆水龍說。已經和樹木花草結下深厚感情的繆水龍,用樸實的言語表達著自己以后的人生:我希望自己下半輩子可以繼續(xù)在武康打理樹木花草,做好城市綠化的“保姆”。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