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木
走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里,你必須十分謹慎加小心,因為一不留意,就可能撞上全世界最毒的植物——箭毒木。
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痹,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見血封喉”。對此,西雙版納民間有一說法,叫作“七上八下九倒地”,意思就是說,如果誰中了箭毒木的毒,那么往高處只能走七步,往低處只能走八步,但無論如何,走到第九步,都會倒地斃命。說起來真是令人心生恐懼,談虎色變!
過去,箭毒木的汁液常常被用于戰(zhàn)爭或狩獵。人們把這種毒汁攙上其它配料,用文火熬成濃稠的毒液,涂在箭頭上,野獸一旦被射中,入肉出血,跳跳腳就立即倒地而死,但獸肉仍可食用,沒有毒性。
相傳,美洲的古印第安人在遇到敵人入侵時,女人和兒童在后方將箭毒木的汁液涂于箭頭,運到前方,供男人在戰(zhàn)場上殺敵。印第安人因此而屢戰(zhàn)屢勝,殺得入侵敵人尸橫遍野,魂飛膽喪,頑強地保住了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園。據史料記載,1859年,東印度群島的土著民族在和英軍交戰(zhàn)時,把箭頭涂有箭毒木汁液的箭射向來犯者,起初英國士兵不知道這箭的厲害,中箭者仍勇往前沖,但不久就倒地身亡,這種毒箭的殺傷力使英軍驚駭萬分。
據傳說,在云南省西雙版納最早發(fā)現(xiàn)箭毒木汁液含有劇毒的是一位傣族獵人。有一次,這位獵人在狩獵時被一只碩大的狗熊緊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樹,可狗熊仍不放過他,緊追不舍,在走投無路、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這位獵人急中生智,折斷一根樹枝刺向正往樹上爬的狗熊,結果奇跡突然發(fā)生了,狗熊立即落地而死。從那以后,西雙版納的獵人就學會了把箭毒木的汁液涂于箭頭用于狩獵。
盡管說起來是那樣的可怕,實際上箭毒木也有很可愛的一面:樹皮特別厚,富含細長柔韌的纖維,云南省西雙版納的少數(shù)民族常巧妙地利用它制作褥墊、衣服或筒裙。取長度適宜的一段樹干,用小木棒翻來覆去地均勻敲打,當樹皮與木質層分離時,就像蛇脫皮一樣取下整段樹皮,或用刀將其剖開,以整塊剝取,然后放入水中浸泡一個月左右,再放到清水中邊敲打邊沖洗,經這樣除去毒液,脫去膠質,再曬干就會得到一塊潔白、厚實、柔軟的纖維層。用它制作的床上褥墊,既舒適又耐用,睡上幾十年也還具有很好的彈性;用它制作的衣服或筒裙,既輕柔又保曖,深受當?shù)鼐用裣矏邸?/p>
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 (Pers.) Lesch)為??瞥>G大喬木,又名加獨樹、加布、剪刀樹等,高可達30米,樹干基部粗大,具有板根,樹皮灰色,春季開花。多分布于赤道熱帶地區(qū),國內則散見于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省區(qū)。現(xiàn)為瀕臨滅絕的稀有樹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