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種樹876萬株 昆明變園林城市
口述人:王洪君,河北人,目前在昆明工作生活已12年
口述人:汪天祥,市人大城鄉(xiāng)建設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之前曾任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在昆明從事園林綠化工作超過30年,并曾一直負責昆明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工作,直至創(chuàng)建成功。
由原園林局辦公樓拆遷改造的園林春苑近日對公眾開放 都市時報記者 楊海冬 攝
2011年8月1日,正在拆除中的園林局老辦公樓 昆明日報記者 楊艷輝 攝
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個人來說,這個城市的綠化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著城市的宜居度,或者是居民們的幸福感。如果只有鋼筋混凝土、只有大量汽車排放出來的尾氣、只有污濁的空氣,其經(jīng)濟發(fā)展再快,也不會是一個美麗宜居的城市。
春城昆明如何才能體現(xiàn)“春城”的特色,體現(xiàn)無處不飛花的美景,當然主要靠環(huán)境品質(zhì)的提升。
最近4年來,昆明市的綠化建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年間種下了876萬株樹。昆明市園林綠化界的專家表示,這是昆明過去10多年時間種下喬木的總數(shù),現(xiàn)在僅用了4年就種了這么多。這4年來,昆明城市變綠,的確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而且,通過全市的努力,昆明市于2010年摘取“國家園林城市”桂冠,以此結束了昆明13年的“創(chuàng)園”長跑。
昆明綠化建設的變化可以從下面這組數(shù)據(jù)來看:2008年至2010年以來,昆明市建成區(qū)綠地總面積由8864公頃增長到10884公頃;綠化覆蓋總面積由9881公頃增長到11945公頃;公共綠地總面積由2133公頃增長到2726公頃。2010年,主城區(qū)綠地率由35.69%提高到37.92%;綠化覆蓋率由39.68%提高到41.6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10.16平方米提高到12.41平方米。
“創(chuàng)園”的成功是新的起點。昆明的綠化建設之路堅持走下去,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居民們,有一個更為宜居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現(xiàn)在,昆明又邁開創(chuàng)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步伐,并力爭2013年達到規(guī)劃目標。昆明市現(xiàn)在已定出了《昆明城市綠地建設三年行動規(guī)劃》,力爭至2013年,用3年時間完成“十二五”目標,即城市綠地率達到40%,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3平方米,并重點建設構架昆明綠地系統(tǒng)體系的全市性公園、區(qū)域性公園、專類公園等公園綠地項目,把昆明建設成為具有“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觀,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風光于一體的森林式、園林化、環(huán)保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原湖濱生態(tài)城市”特色的國家森林城市。
昆明4年變“綠城”
如今,昆明主城區(qū)已從市民出門500米見綠,基本達到了百米見綠。
作為一名多年的老園林園藝工作者,以及一名從事城鄉(xiāng)建設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人員,我想說,這些年來,我是一直看著昆明園林綠化建設走過來的人,一點一滴的巨變都在我腦海中揮抹不去。
昆明在園林綠化建設方面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應該是仇和書記來到昆明之后。從2008年起,昆明市提出每年要種80萬株大樹。也是從這一年起,昆明市像重視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一樣,重視綠化建設,把綠化建設作為一個城市的民生工程來進行大力推進。
對于從事園林工作的人來說,大家都知道,種樹比種草、種灌木好上無數(shù)倍。因此,昆明各縣(市)區(qū)園林部門在市委、市政府下達的任務數(shù)上,自加壓力,2008年種植喬木235萬株;2009年種植232萬株;2010年種了177萬株;今年至今已種植了232萬株。曾經(jīng)種下的小樹,目前已逐漸枝繁葉茂。也許再過5年或者10年,昆明有更多的綠蔭,將覆蓋在我們的頭頂,將出現(xiàn)在我們的房前屋后。
在樹種的規(guī)劃上,園林專家及園林職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從規(guī)劃的500多種樹種中,挑選出了200多種適宜在昆明種植的優(yōu)良樹種,例如:滇樸、香樟、滇潤楠、銀杏、中山杉、池杉、雪松、廣玉蘭、鵝掌楸、石楠、天竺桂、云南櫻花、復羽葉欒樹、清香木、藍花楹、黃連木等,它們充分體現(xiàn)出云南的植物王國和昆明春城植物多樣性的特色。 這些優(yōu)良的樹種具有長勢好、抗病蟲害、遮陰效果強和具有較好的觀賞性等特點,深得市民喜愛、同時也能營造更多的“一街一景”。
此外,還有昆明市開展的拆違拆臨、建綠透綠等工程,這些舉措深得市民贊譽。比如原先位于彌勒寺的省委辦公地點,目前已成為彌勒寺公園。還有我曾待過的市園林綠化局位于青年路的黃金地塊,辦公樓遷往呈貢行政中心后,原址已建成一片綠地,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很多。如今,昆明主城區(qū)已從市民出門500米見綠,基本達到了百米見綠。
綠化增加了,人們不必太擔心日益增長的汽車對空氣帶來的污染,因為我們身邊的大樹增多了,大樹不斷吸收著這些污濁的廢氣,排放出清新的氧氣。也許在你我居住小區(qū)的樓下,就有一大片綠蔭。越來越多的綠色,讓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人們有了更好的居住條件,也更加眷戀著這座城市,更有幸福感。
無邊綠意給異鄉(xiāng)人歸屬感
我有時候想做一只猴子,從西山開始在樹上一路狂奔,到世博園都不用下樹。
昆明是一座溫暖的城市。特別是秋日的陽光被一排排明黃的銀杏樹點點滴滴反射著的時候,溫暖的感覺尤其強烈。當北方的荒草被寒風掠過時,西南的這座城市正被一年中最燦爛的顏色點綴著。
12年前,我剛到昆明時,印象中的高大喬木,基本上只有銀樺和法國梧桐等幾種。時至如今,昆明街頭已有太多種樹叫不上名字,有開花的,有常綠的,有遮蔭的,也有多彩的落葉樹……這座城市已因此變得更加多彩。我喜歡這不露聲色的樹蔭,喜歡這奇花異草帶給這座素有“春城”美譽城市的恬靜之感。
多年前,有一次沿著北京路延長線去松華壩,突然就看見了田地里一片艷紅,接著就看見了盤龍江里長長的、濃綠的水草,接著看見了兩三只水鳥,盤桓在晴空,自在得令人嫉妒,恰好收音機里放著那首《美麗的南方》……從那一刻,異鄉(xiāng)昆明對于我來說有了故鄉(xiāng)的感覺。
對于一個異鄉(xiāng)人而言,我想能讓我在這座城市留下來的理由,就是這是一座溫暖的城市,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是一座充滿色彩的城市,讓人不想離開。
記不得什么時候這座城市開始將圍墻悄悄拆去,綠地忽如一夜遍地,青草有了更強的生命,種子的力量似乎比任何時候都強大。大樹不能一日參天,花蕾不會一夜飽滿,但是昆明播種的欲望好像脹飽的雨水一樣,豐盈起來,變成了成長的希望。
我家的窗外就有一片樹木,高低錯落,還經(jīng)常聽到鳥兒清脆的叫聲。看來連鳥兒面對這蔥蘢,都不想待在籠子里,那青翠欲滴對它來說是一種致命的誘惑。這樣的“群”,眼見著在昆明是越來越多了,在昆明就可以幸福地居住在“林中”。
我有時候想做一只猴子,從西山開始在樹上一路狂奔,到世博園都不用下樹。于是前幾天打開谷歌地圖,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居然在綠海中迷路了,適合我狂奔的線路實在很多,令人眼花繚亂。
編輯:hongfei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jù)《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xiàn)【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zhèn))創(chuàng)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qū))園林綠化行業(yè)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xiāng)生態(tài)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山西晉中:拉開綠化骨架營造園林化城市
近年來,山西晉中市委、市政府秉承“以人為本,綠色惠民”的生態(tài)園林建設理念,以創(chuàng)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為載體,全面實施公園綠地、道路景觀、彩化美化、生產(chǎn)綠地建設,實現(xiàn)了城市園林綠地品質(zhì)與數(shù)量的全面提升。【詳細】
昆明打造“世界春城花都”開展綠化美化
2017年昆明將按照"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打造"世界春城花都"的要求,全面開展綠化美化,全市計劃新增綠地330.25公頃,其中公園綠地109.3公頃,種植喬木15.93萬株。主城區(qū)新增綠地211公頃,其中公園綠地66公頃,種植喬木8萬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