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是這樣被砍掉的
昨日,北大百年講堂南側(cè),十余棵楊樹遭砍伐。學生們認為,大部分被伐樹木有數(shù)十年歷史,砍了很可惜,校方應將其遷移。昨晚,市園林綠化局信訪辦表示,北大砍樹方未向園林部門上報。(引自6月7日《新京報》)
砍掉一棵古樹可惜,砍掉一棵北大的古樹更加可惜。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北大的古樹,已經(jīng)立了幾十年,上百年,她已經(jīng)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老樹,她是一段文化,一個時代的代表,她標志著中國文化、中國思想、中國教育一路篳路藍縷的艱難歷程。然而這樣的古樹卻莫名其妙的倒在地上了,不禁令人難過。
其實再換個角度,北大的古樹可以隨便被砍,那么由古樹可聯(lián)想到北大的歷史,北京城的歷史,中國的歷史,她們不也是在這樣的利斧之下飽受著磨難嗎?
一棵古樹被無端砍掉了,其實她的背后還有更多的東西正在被砍掉。就像我們?yōu)榱双@得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便可以肆意拆毀古文物,推倒古建筑,將一個個城市打造成千人一面的樣式,用鋼筋水泥去堆砌現(xiàn)代化都市的繁華,然后又拿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去復原那些被現(xiàn)代利器砍掉的“歷史”。其實這種復原也永遠不會復原,誰都知道歷史被砍掉了,就不會重新長出來。
因為一些歷史文化是不能被復制的,也不是可以用鈔票就印刷出來的,她們是一種精神文化傳統(tǒng),是一種象征,一旦被人毫不留情的砍倒,她們就不會再重新立起,就像圓明園里的殘垣斷壁一樣,只能留給世人無窮的喟嘆。
我們可以預見,雖然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有著不計其數(shù)的優(yōu)秀文化古跡,可是如果后代子孫對這些文物不加愛惜,不加呵護,即便我們坐在歷史的火車上,歷史也會被我們浪費個精光。畢竟歷史是靠時間來打磨出來的,不是現(xiàn)代機器能夠批量制造的。
編輯:jade
相關(guān)閱讀
清代皇家園林舊事:九個皇家園子藏身北大
近段時間,“圓明園特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幕,以四件圓明園銅獸首為代表的一批清代皇家藏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在慨嘆展品珍貴的同時,許多人對于圓明園本身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詳細】
北大清華校園里的明清皇家園林
每到暑期,北大和清華的校門前都會擠滿前來游覽的人們,特別是北大西門前的“黃?!?、“假導游”暑期更是猖獗一時。人們?yōu)槭裁磳τ伪贝蠛颓迦A如此青睞?這里除了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之外,還曾經(jīng)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園林。【詳細】
北大燕園:復制一座紫禁城
北大校園交通流量最大的東門為何至今不曾建有正式的校門?原因很簡單,因為一直以來北大燕園的正門,是向西的。而這所有著悠久傳統(tǒng)的百年老校,又為何會一反中國朝向東或南的傳統(tǒng),向西方開門呢?【詳細】
清華教授楊銳舉辦 “21世紀的中國需要怎樣的風景園林學”主題講座...
2013年4月24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主任楊銳在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舉辦了題為“21世紀的中國需要怎樣的風景園林學”的主題講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