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建筑講壇:臺灣建筑師謝英俊談建筑實踐

2011-04-25 10:58:25         來源:《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UED)     瀏覽次數:

  2011年4月12日晚,"永續(xù)建筑、協力造屋"倡導者,臺灣"第三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謝英俊帶著自己堅持十余年的關于"人民建筑"的實踐與思考,與天津大學師生及建筑界同仁探討與分享。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黨委書記張玉坤,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宋昆、孔宇航,《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UED)主編、天津大學特聘教授彭禮孝等嘉賓出席并對謝英俊大師的建筑實踐表示敬佩。

主講人:謝英俊

主持人: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黨委書記張玉坤

  為什么70%人類的居所和我們的建筑專業(yè)是無關的?為什么農民窮一輩子之力,負債累累蓋出的房子,在地震的時候完全沒有抗震的能力?為什么建筑專業(yè)不承認的工匠和老百姓能在短時間內重建自己的家園……從反思的角度切入問題實質,謝英俊圍繞可持續(xù)建筑(原則)、開放理性、互為主體(居民參與,使用者參與)及美學四個主題,對自己的建筑實踐及建筑理念進行分析與講解。

  謝英俊強調,建立開放平臺、簡化購房,讓普通的農民/原住民參與到農村自建房的過程中,設計師、建筑本身、建筑所處環(huán)境及普通民眾在房屋建造的過程中互為主體,在這種"互為主體"的環(huán)境中,實際上有許多不可控或者不可預知的因素,而許多情況下,恰恰是這些不可控因素,反而使事情的結局更為精彩與豐富,因此,在控制建筑設計時,對于其他未知因素的寬容與許可,未嘗不是一種更好的設計態(tài)度。

  在系統(tǒng)陳述其建筑理念后,謝英俊與到場師生及建筑師展開了更為深入的互動交流。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張頎提問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鄭穎提問

  學生提問

  附:謝英俊簡介

  謝英俊,臺灣"第三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永續(xù)建筑、協力造屋"倡導者,1999年臺灣921地震后,參與災后重建,提出永續(xù)建筑與協力造屋的理念。就地取材、提出自己的設計思路,組織和執(zhí)導農民/原住民自己動手蓋房,建起品質還不錯又省下施工費用和購買大量原材料費用的房子,是其一直所堅持的建筑實踐。

  所獲獎項:

  2002年獲第三屆遠東杰出建筑設計佳作獎

  2004年入圍聯合國最佳人居環(huán)境獎

  代表作品:

  臺灣省高雄市桃園區(qū)動和避難屋

  四川省茂縣太平鄉(xiāng)楊柳村1

  四川省茂縣太平鄉(xiāng)楊柳村2

 

編輯:se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韓國光教 Galleria 百貨公司大樓

韓國光教 Galleria 百貨公司大樓

2020 年 3 月 25 日 – 由 OMA/克里斯·范杜恩(Chris van Duijn)設計的 Galleria 百貨公司在首爾南部的新市鎮(zhèn)光教正式開幕。 Galleria 光教店位于這新城市發(fā)展區(qū)的中心,周圍被高層住宅包圍著,石塊般的外形賦予其自然氣質,使之成為光教居民生活的一個焦點。【詳細】

挪威靈魂桑拿房

挪威靈魂桑拿房

這個小型桑拿房由Paul Johann Magnus與Lars Rumpel合作設計并建造完成。設計者在芬蘭的考察中誕生了設計這個1:1 桑拿房的想法。這個小屋主要服務當地每周六來海邊的女性冬季游泳運動員們。【詳細】

從建筑看城市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當今我國文化建設領域的重要工作,其意義和影響不言而喻。雖屬文化問題,但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形式和物質載體則遍布于經濟社會的諸多領域。建筑文化就是其重要形式之一。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詳細】

天津大學新增風景園林本科專業(yè)

  記者從天津大學招生辦了解到,2018年學校將新增三個本科專業(yè),并推出一系列本科教育改革新舉措,轉出專業(yè)不設門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