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媽媽”易解放:植樹解決生態(tài)問題

2011-03-15 07:51:0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瀏覽次數(shù):

易解放近照。潘之望攝

  

每棵樹都是一根接力棒,彼此之間能傳遞水分,均衡濕度,改善土壤和氣候條件,只有植樹造林才是生態(tài)問題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易解放

志愿者們將易媽媽的精神薪火相傳。

  提起易解放,只要是熱心公益的人士,沒有不知曉的。近兩年,她的大名頻頻見諸報端,從一位平凡的母親,成功轉(zhuǎn)型為領導一個綠色組織的社會活動家,也實現(xiàn)了自身人生價值的升華。

  在植樹節(jié)來臨之際,筆者有幸采訪到百忙之中的“綠色媽媽”易解放,品讀她的人生經(jīng)歷與感悟,期冀對讀者有所助益,也給在同一陣線上奮斗的生態(tài)人士以借鑒和參考。

  堅韌不拔的內(nèi)心品格

  易解放從小在上海長大,受過良好的教育,骨子里不甘平凡的她,總能做出令旁人刮目相看的事情。38歲時,她有到日本一流大學研修古典文學的機會,就放棄了溫馨的家庭,只身到日本去闖蕩。“當時孩子還只有10歲,離開他的確很揪心,每天捧起飯碗都偷偷流淚。”但是更苦的還在后頭,“到了日本才感受到生存的壓力,想專心讀書深造根本不可能,每天要打三四份工,只能睡三四個小時。”這讓原本在大學教書的易解放深切感受到社會地位、生活水平和心理的極度落差。

  但是,易解放從來不服輸,她相信任何選擇她都能走得坦坦蕩蕩。她告誡自己,現(xiàn)在是從零開始創(chuàng)業(yè),她深信,上帝只幫助自助者。“人一生勞累一點沒關系,只要過得充實就好。”易解放秉承這一信念,一步步將事業(yè)做大,進入日本一家知名的旅游公司,并將丈夫和兒子接到身邊,扶助丈夫開了一間私人中醫(yī)診所,日子蒸蒸日上。

  從頭到尾,易解放只相信靠打拼才能出成績,在日本的留學經(jīng)歷,讓她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而這些正為她日后經(jīng)營植綠事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愛子遺愿踏上植綠生涯

  2000年的一場突變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寧靜,也冥冥中開啟了易解放注定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或許是天妒英才,成績優(yōu)異的愛子在上學路上遭遇車禍,給整個家庭帶來沉痛打擊,易媽媽更是心如死灰?;貞浤缸酉嗵幍囊荒荒唬讒寢屆腿惑@覺:兒子有長大后回到祖國治理荒漠的愿望,自己與其日日以淚洗面,不如去替他完成遺志。從此,易媽媽踏上了兒子的夢想之路,在荒漠化最嚴重的地方栽種成片的樹林。

  隨后一年多,她在日本發(fā)起成立了“綠色生命組織”,拒絕了同事和朋友的挽留,毅然辭去每年約500萬日元的高薪職位,變賣家當回到中國。從內(nèi)蒙古通遼到鄂爾多斯,她考察了8000公里人跡罕至的荒漠化地區(qū),然而老鄉(xiāng)的一席話,讓她選定最苦最艱難的塔敏查干沙漠作為植綠的起點。

  塔敏查干在蒙語里意為“地獄”和“魔鬼”,這里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沒有植被來防風固沙,也無法蓄積地下水。老鄉(xiāng)們常常抱怨,大風和干旱本已讓他們的收成少得可憐,干癟的莊稼還要被漫天黃沙所吞沒。易解放相信,種樹能幫助這里的環(huán)境大大改善,她必須幫助這里的人們。

  2004年,通過理事會的決議,易解放與通遼市庫倫旗政府簽訂了援建1萬畝生態(tài)林的協(xié)議:用10年時間種植110萬棵樹,20年時間管護這些樹,之后全部無償捐獻給當?shù)氐拇迕瘛H绻撤?棵必須補種5棵,保證樹木“滾雪球”般地增加。

  去年,易解放提前完成了110萬棵樹的承諾,又開始往沙漠更深處探尋,下一步,她將踏上“中國最大沙塵暴源頭地”內(nèi)蒙古阿拉善,開始新一輪的植樹造林。如今兒子離世已有10多個年頭,她已將母愛幻化為對祖國山河的大愛。“以前最重要的是兒子,現(xiàn)在是我的公益事業(yè)。”正如易女士所說,“早日讓荒漠變成綠洲,是我有生之年最重要的夢想。”

  探索科學的運營模式

  回國前,易解放和丈夫就已橫下一條心,拿出半生的積蓄來投身公益,同時,他們還找親友四處籌措,通過“綠色生命組織”的理事們尋找資金。然而,私人層面的募集對于三四天1萬棵樹苗的栽種量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易媽媽拿出了兒子的“事故賠償金”,賣掉了上海的一處房產(chǎn),先后投入了200多萬元用于組織的經(jīng)費運營,然而還是捉襟見肘。

  易解放為我們算了一筆賬,刨去每年植樹造林的費用不算,單說組織的管理費、運作費,宣傳資料的印制費,來來去去在資金動員、宣講會和造林上的交通費就能堆成山了。“一年至少要10多萬元的運作經(jīng)費,都得自掏腰包”,為此,她一改在國外時的優(yōu)越生活,生怕浪費一分錢,“離開單位后,我一心都撲在了植綠事業(yè)上,才知道每月沒有固定收入的滋味”。

  “綠色生命組織”成立的前幾年,名聲還沒有打出去,能募集到的資金有限,每年大概1萬多元的善款,連植樹款都不夠,更別說組織的持續(xù)運作經(jīng)費了。眼見著下一批樹苗沒有著落,老本也吃得差不多了,易解放常常心急如焚,籌集資金成了面前的最大難題。盡管前路渺茫,但她沒有氣餒,仍穿梭于中日兩國之間,竭盡所能向各界人士游說。

  在易解放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綠化荒漠的行列,同時吸引來的還有媒體和政府部門的關注。包括央視在內(nèi)的全國各地媒體紛紛對“易媽媽”的事跡進行報道。得益于此,“易解放”和“綠色生命組織”愈加為大眾所熟知,近兩三年每年募集善款都超過百萬元,比以往五六年的總和還要多。中華環(huán)?;饡?、民生銀行和福特汽車,也向易媽媽拋出了橄欖枝,先后頒出了“中華寶鋼環(huán)保獎”(獎金5萬元),“2009非凡夢想家”(獎金50萬元)和“2010年‘福特汽車環(huán)保獎’一等獎”(獎金20萬元)。豐厚的獎金為“綠色生命組織”解了燃眉之急,如同久旱逢甘霖般,110萬棵樹的栽種任務也因此提早4年完成。

  然而,盡管組織的運營不比從前那么窘迫,易媽媽仍舊擔心這些獎勵和扶助都是暫時的:“每年一手來一手去,都要從零開始積累,除非找到長期的資助商,才能細水長流地平穩(wěn)運營下去。”作為掛靠在公募基金上的弱勢團體,沒有明星的光環(huán),沒有可靠的資金保障,沒有充足的社會資源,為了自身生存和今后的造林擴展,除了向好心人討“仁慈”之外,還要學會如何以企業(yè)家的方式進行市場化運作,以林養(yǎng)林,科學管理,將有效的資金運用于刀刃上。

  為此,易解放正帶領著她的團隊,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公益組織管理模式,幫助自身在探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上實現(xiàn)新的跨越。

  鼓勵志愿者薪火相傳

  絕大部分時間,易解放都不辭辛勞地帶著志愿者們奔赴沙漠,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堅持每年消滅一片沙地,讓片片沙地恢復綠洲。幾年間,志愿者換了一批又一批,有來自多個國家的愛心人士,也留下了許多長期跟著她的“鐵桿粉絲”。

  一位北京的席媽媽和易媽媽有著同樣的遭遇,為了女兒生前的愿望,一定要到沙漠植綠,來延長女兒的生命軌跡,她捐出10萬元栽種了一片生態(tài)林,并成為易媽媽堅定的組織成員。四川一位老教授背著子女,把自己積攢的6萬元養(yǎng)老錢悉數(shù)捐了出來,由于存的是定期沒有按時打款,老先生為此還打了好幾次電話表示歉意。一位浙江的樓女士在聽聞易媽媽的故事后多次捐款,并教授孩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通過言傳身教,孩子仿佛懂事多了,這位媽媽高興異常,十分感謝易媽媽的公益善舉。一位來自廣州的小青年和易媽媽的兒子同歲,懷揣著實現(xiàn)自己學生時代改變環(huán)境的夢想,追隨易媽媽的足跡,奔波于沙漠之間,出謀劃策,建立論壇,搞圖文宣傳,編輯各種文字資料,成為組織忠誠的追隨者。

  “老百姓一旦覺悟高了,總能做出很感人的舉動,其實他們真的很可愛。”易解放每次一聊起這些志愿者的故事,總是滔滔不絕,她們之間仿佛有一股暖流、一種精神在傳遞。就像易解放常常告訴志愿者的例子:每棵樹都是一根接力棒,彼此之間能傳遞水分,均衡濕度,改善土壤和氣候條件,只有植樹造林才是生態(tài)問題最根本的解決辦法。而正是有易媽媽和千千萬萬的志愿者,我們的植綠行動才能長盛不衰,我們的生態(tài)保護才有了植根的土壤。

  目前,易解放正與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合作,發(fā)起“百萬母親百萬棵樹”的活動,號召每位母親捐出10元錢,多栽一棵樹;每個家庭捐5棵樹,就是一片森林。過幾天,綠色生命第二期造林工程也即將啟動,目的地是阿拉善沙塵暴源頭的烏蘭布和沙漠。易媽媽跟我們描述道:“那里的條件連塔敏查干的一半都不如,荒漠化問題更加嚴重,技術水平要求更高,為了提高成活率,我們已經(jīng)將成本提高了10多倍。”

  現(xiàn)在,仍有一件令易媽媽憂心的事:自己和老伴都已是花甲古稀之年,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百年之后,誰來繼承自己的事業(yè)?誰又能像自己一樣了無牽掛,輕裝上陣,一心撲在路途坎坷的公益事業(yè)上,奉獻自己的有生之年?我們盼望下一個時代的引航者浮出水面!

  一位中國母親的時代價值 黃慶

  隨著一年一度的植樹節(jié)到來,舉國上下又掀起了一股義務植樹的熱潮,我們今天報道的這位母親,雖年逾半百,卻十年如一日地扎根荒漠,為實現(xiàn)兒子的夢想辛勤植綠。“活著,為阻擋風沙而挺立;倒下,點燃自己給他人以光亮。”一個人的離世,卻喚醒千千萬萬母親的不朽情結(jié),易媽媽為兒子的人生添上了一抹碧綠的延長線,也找到了自己值得畢生奮斗的事業(yè)。如今她已經(jīng)種活了上百萬棵樹,將母愛化作對祖國山河的大愛,為我們樹立了一座難以逾越的里程碑。

  數(shù)千年來,人類無休止的砍伐,人口、資源、環(huán)境的不對稱,人對地球資源的超負荷索取,已經(jīng)使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千瘡百孔。水土流失導致黃河泥沙淤積;土地沙漠化使得沙塵暴不斷侵襲人類的生存空間;而泥石流也天長日久地淹沒下游城市,將古老的城池掩埋,把人類的美好記憶無情帶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對保護生態(tài)的清醒認識,讓易媽媽更加堅信自己的決定,只有植樹造林才是生態(tài)問題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從此便在植綠的道路上一發(fā)不可收拾。

  中國的植樹造林事業(yè)必須成為一棵千年不倒的參天大樹,這是源于易解放心底的呼吁。多年的苦心經(jīng)營,靠的是她源源不絕的內(nèi)心力量,她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的勁頭,她為實現(xiàn)夢想的堅忍與執(zhí)著。大風刮得倒孱弱的樹苗,卻刮不散她窮且益堅的決心。作為時代的啟智人和開拓者,易解放凝聚到越來越多支持者和志愿者的愛心,將個人的愿望衍變?yōu)槿竦墓餐硐搿?/span>

  出名了,連她自己都笑言:“無意中做了一件口評很好的事,可惜自己沒有企業(yè),不需要打廣告。”易媽媽將自己的努力權當是公民應盡的職責,而不同一些慈善家“雷聲大雨點小”地刻意作秀。

  然而,出名的確給易媽媽和她的組織帶來了轉(zhuǎn)機,因為她到底算不上富裕家庭,沒有企業(yè)支持,也沒有公募背景,組織的經(jīng)費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媒體和公眾的適時關注,讓她有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和交流機會。

  這幾年,易媽媽先后被評為“中國百位優(yōu)秀母親”稱號、“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稱號和“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稱號,還被推選為“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此外,她還榮獲中華環(huán)?;饡C發(fā)的“中華寶鋼環(huán)保獎”,“民生銀行‘2009非凡夢想家’”和“2010年‘福特汽車環(huán)保獎’一等獎”等國際國內(nèi)各類獎項。這些榮譽都是易媽媽辛勤耕耘的累累碩果。

  如今,“綠色生命組織”在易媽媽的帶領下愈加壯大,內(nèi)蒙古的荒漠在易媽媽的哺育下愈加豐美、愈加滋潤。老話說“五十知天命。”然而,易媽媽正是在“命定”之后,做出這番不尋常的事業(yè),為自己的人生軌跡畫上一段優(yōu)美的弧線,創(chuàng)造令整個時代側(cè)目的輝煌。

編輯:se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生態(tài)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綠色競爭力

因為受到污染,深圳灣曾飽受市民詬病。經(jīng)過下大氣力治理,如今這里碧波重現(xiàn),一度消失的黑臉琵鷺也回歸棲息,這片美麗的灣區(qū)成為深受市民游客喜愛的休閑健身之地。【詳細】

倫敦的綠色革命

  倫敦的景觀設計師很少考慮大規(guī)模項目,都是【詳細】

綠色是特色小鎮(zhèn)的本底

旅游小鎮(zhèn)、科技小鎮(zhèn)、金融小鎮(zhèn)、文化小鎮(zhèn)……隨著中央一系列?。ǔ牵╂?zhèn)發(fā)展政策的出臺,一大批功能各異的特色小鎮(zhèn)紛紛涌現(xiàn),蓬勃發(fā)展。發(fā)展特色小鎮(zhèn)是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的重大舉措,是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破解“三農(nóng)”問題、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助推器,更是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實現(xiàn)綠色發(fā)展的試驗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