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建立新疆植物種質資源數據庫和信息共享系統(tǒng)等,我區(qū)已初步構建植物遺傳多樣性有效保育和開發(fā)利用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提高干旱區(qū)特殊植物種質資源安全性。
新疆在長期自然選擇和極端氣候環(huán)境適應過程中,演化發(fā)育了獨特的、多樣的、有重要資源開發(fā)潛能及基因利用潛力的特殊植物種質資源。我區(qū)科技工作者通過對具有科學、生態(tài)和經濟價值的特有植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確定了新疆各類植物資源的共性和個性數據標準,建立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新疆植物種質資源數據庫,填補了新疆植物種質資源數字化存儲的空白;還建成新疆植物種質資源信息共享系統(tǒng),實現了新疆植物種質資源信息基于因特網的查詢和信息共享發(fā)布,數據庫已實現可查詢10萬余份植物資源數據。
科技工作者們還建設了匯集圃面積達59公頃,引進匯集樹種442個,定植樹木19255株。已完成灰綠藜、鹽穗木鹽脅迫下的生物學方面變化的量化指標測定;完成白花檉柳和準噶爾無葉豆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學檢測,已基本形成選定耐鹽、耐旱植物種類的各項抗逆指標的測定體系。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