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君子蘭標準不可葉公好龍

2010-04-15 18:28:11    作者:譚川江     來源:中國花卉報     瀏覽次數:

  在不久前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長春君子蘭節(jié)上,一株標價3000萬元的‘技師條’君子蘭品種驚艷亮相,同時“作陪”的還有數株標價幾十萬的君子蘭。這是繼2009年北京花博會上一株名為“明玉一號”、標價為2000萬的君子蘭后,天價君子蘭再一次現身。

  然而,一些業(yè)內人士對此行為頗為不屑。有人對記者直言不諱:“那都是炒作,騙人玩兒!”“別說3000萬,能不能值3萬元都要打個問號!”的確,雖然標價多少是養(yǎng)蘭人的自由,但不時出現的天價卻明顯弊大于利:首先讓君子蘭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印象,普通消費者感到難以接近;其次是讓業(yè)內人感覺市場混亂,捉摸不透;再次,令一些想進入行業(yè)的大企業(yè)望而卻步。天價國蘭泡沫破滅的慘象歷歷在目,部分君子蘭生產者卻還在為營造天價樂此不疲,著實令人費解。

  其實,低端君子蘭市場也存在花開狀態(tài)差別不大、但售價相差很大的情況。相差無幾的產品,有的賣一盆幾十元,有的則賣幾百元。

  為何如此?原因就是沒有標準對君子蘭進行分級定價。事實上,目前對于君子蘭品相的判斷是有通用標準的,即1999年11月由君子蘭業(yè)內專家共同制定并由原中國君子蘭協(xié)會發(fā)文執(zhí)行的十項觀葉標準以及兩項對花朵和植株損傷判定的輔助標準。其中,十項觀葉標準非常詳盡,可據此判定何為精品、珍品和極品,售價可分別達幾萬元、十幾萬元乃至難以確計。

  但在現實中,珍品、極品極難見到。已經種植、培育君子蘭達30多年的長春君子蘭協(xié)會秘書長??∑娑颊J為,自己花棚里珍品屈指可數,更別說極品。

  一些養(yǎng)蘭人認為,按照標準賣花就是給自己提高門檻,買蘭人不知道這些標準才好,所以慢慢形成了業(yè)內人士相互不談標準、對外行則拿出“標準”來片面強調某一兩項指標的現象?;仡櫨犹m發(fā)展之路,其過程和國蘭十分相似,都是追求、炒作某一兩項突出的性狀而不按照整體鑒賞標準進行質量分級,挫傷買蘭人的積極性,影響市場的開拓。

  目前國蘭標準化生產已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yè)介入,而君子蘭卻鮮有人按照已經成熟的標準進行生產銷售。其實,依據標準做事,不但能促進君子蘭高端市場的健康發(fā)展,而且能給低端市場的開拓帶來積極影響,并能提高消費者對君子蘭的鑒賞水平,起到壯大蘭友后備軍的作用,最終實現君子蘭產業(yè)的良性循環(huán)。

編輯: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