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宣稱要建成中國的迪拜引爭議

2009-04-30 21:14:45         來源:《市民》雜志     瀏覽次數(shù):

  一個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中國文化名城杭州,究竟要不要學習一個建城不過50多年的沙漠中的城市?

  多年前,迪拜還只是個小小的漁村,那里一半海水,一半沙漠,淡水資源極度缺乏。

  今天的迪拜,已經(jīng)是一個被全球公認為富得流油的阿拉伯城市。

  沒有誰會預測到,迪拜會和古老的中國城市杭州如此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初夏的五月,35度高溫,炎熱且干燥的迪拜用陣陣熱風迎來了一批來自中國杭州的考察者。

  考察的行程很短。五天中,在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的帶領下,這一行人邊擦著汗水邊仔仔細細地參觀了迪拜的棕櫚島、迪拜塔、炫目的世界第一摩天大樓,以及全球惟一的七星級酒店阿拉伯塔飯店等國際建筑大師的經(jīng)典力作。然后返回住所繼續(xù)每天的必修課,傾聽由當?shù)刂匾I導為他們專門開設的關于休閑旅游業(yè)發(fā)展、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房地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講座。

  在對這個當今名流富賈聚集的經(jīng)商度假之地感到瞠目結舌的同時,許多中國官員在筆記本上飛快地記錄著心得,有的一節(jié)課就整整記錄了七頁。

  王國平回國后就提出了一個用當?shù)乩习傩盏脑拋碚f“很美也很猛”的豪言壯語:“杭州要建成中國的迪拜”,并發(fā)出感言,稱“不虛此行”。

  事實上,要學習迪拜的可不止杭州這一家,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長李立新也建議,廣東可效仿迪拜填海興建“人工島”,以解決城市建設中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難題。

  有網(wǎng)友遂調(diào)侃,不知道迪拜獲悉此消息后,是否會向杭州和廣東兩地收取巨額專利費和版權費?

  不靠譜的的口號

  在許多人眼中,杭州無疑是一個虛心上進的學習型城市。

  9年前,杭州就提出“四學”,即高新技術學深圳、對外開放學蘇州、個私經(jīng)濟學溫州、城建城管學大連。不僅如此,就連國外的巴黎、威尼斯都曾是杭州心目中的“標桿”。

  而迪拜正式進入杭州市政府的視線,是始于2007年,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收到的浙江大學一位教授的來信。

  信中稱:“迪拜這座沙漠之城,崛起速度之快,令人震撼,值得一學?!碑敃r王國平看后將信將疑。

  去年5月,王國平率杭州市區(qū)縣主要黨政負責人及企業(yè)家代表,在迪拜開辦了一期特殊的學習培訓班。培訓的結果也很顯性,那就是王國平直接提出杭州要以迪拜為“標桿”,解放思想,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最終打造出與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質之城”。

  享有“天堂”美譽的杭州是八朝古都,早在元朝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就將其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一個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中國文化名城杭州,究竟要不要學習一個建城不過50多年的沙漠中的城市?

  這種跨越式發(fā)展和敢為天下先的思路,在得到一部分人士肯定的同時,也遭受了民間暴風驟雨式的抨擊。

  “只要敢砸錢,在中國的羅布泊都能再建一個迪拜;但是不管你砸多少錢,在迪拜都建不了一個西湖!”市民劉浩始終認為杭州的特色是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我就搞不懂,杭州這個聞名遐邇、聽著都讓人覺得詩情畫意的地方,憑什么要抱人家大腿,叫什么‘中國的迪拜’。”

  “這口號聽起來就是很不靠譜的”,北京市城市規(guī)劃設計院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要想完全克隆另一個城市是不可能的,但杭州本身就很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說要學習,迪拜肯定還是有杭州值得學習的地方?!?/P>

  建筑的“侵略”

  從千城一面的“玻璃盒子”建筑到城市趨同和克隆現(xiàn)象在中國已經(jīng)相當普遍。從這個角度講,杭州要建成中國的迪拜也絕非偶然。

  “這純粹就是為了標新而立異”,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學博士王月濤毫不客氣地說,杭州是個現(xiàn)存的城市,迪拜是個新建的城市,新建的城市的一些符號用于建筑上極大地反映在世界趨同化情況下追求異化和個性的一種表象。雖然能體現(xiàn)一定的地方特色,但不一定就是適合那個城市居民的。

  曾被網(wǎng)友認為是東倒西歪,并為之起了“大褲衩”俗稱的中央電視臺新址就是這方面的建筑現(xiàn)象。王月濤認為,這個出自荷蘭大都會建筑事務所首席設計師庫哈斯擔綱方案的作品,雖然沒有什么實際功效,但通過其鮮明個性能夠確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樹立中央電視臺的獨特形象,是標新立異的典型代表。

  建筑的“侵略”由來已久,而克隆和雷同現(xiàn)象更是屢屢出現(xiàn)。

  大到城市規(guī)劃,小到一個具體的建筑,復制希臘神像,復制美國白宮已絕非鮮見,“東方小巴黎”、“中國硅谷”,這樣的字眼也已經(jīng)不止一次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糾其原因,一是建筑師缺乏深度的理論分析,就照搬外國建筑現(xiàn)象外顯的特征,缺乏對建筑深層次原因的分析;再就是政府為了標榜業(yè)績在很快的時間內(nèi)就能見效的一種短期行為。

  城市克隆和趨同現(xiàn)象主要是技術欠缺和盲目崇拜引起的。王月濤認為如果對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就不會盲目照搬別國的東西。

  創(chuàng)新不能割斷歷史

  杭州迪拜化口號的提出只是考察了短短五天時間,這在很多人聽來都是不可思議的。民間也有傳說當?shù)卣诳紤]建設一個七星級酒店。

  作為建筑專家,王月濤的建議是,消費觀念下不是不能學習別的城市,而學習只能從歷史中去發(fā)現(xiàn)杭州的特色,如果單純復制迪拜的符號,單純追求異化是沒有意義的,會使杭州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事實上,盲目克隆會造成千篇一律,所有建筑趨同化,缺乏人文意義,而變成冷漠的工業(yè)產(chǎn)品。這樣下來,我們所有人就會生活在冷冰冰的、缺少人情味的城市當中。

  據(jù)了解,影響城市建設風格的因素,主要是當?shù)氐臍v史、風俗習慣、居民生活方式、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等。而建筑的創(chuàng)新又不同于技術的創(chuàng)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可以割斷歷史,但建筑的創(chuàng)新永遠不能脫離當?shù)氐奈幕瘋鹘y(tǒng)。

  對于涉及到具體建筑形象的借鑒,王月濤認為必須要基于一定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只是借鑒理論,而絕非抄來那樣簡單,盲目的照搬照抄是中國建筑師的一種通病。受文化消費觀念的影響,造成好多建筑的雷同現(xiàn)象。我們?nèi)绻麑W習,更應該學習它的處理手法,比如它是怎樣剖析阿拉伯傳統(tǒng)符號和對深層次空間的理解。

  當?shù)乩习傩照f:“自古以來,杭州就有天堂之稱,天堂不是就很好嗎?”事實上,多數(shù)市民是不會接受不是自己文化傳統(tǒng)的符號,而引入的結果也會使其自身失去文化意義。這就如我們復制美國白宮,就是割斷歷史,建筑脫離了它產(chǎn)生的文化背景,復制過來只是一種純粹的消費符號,沒有了它原來背后深刻的含義。

  “我認為迪拜現(xiàn)象完全是一個文化消費觀念下的建筑形式。”王月濤最后表示?!敖ㄖ统鞘械陌l(fā)展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不能割斷歷史,如果在當?shù)鼐用癫荒芙邮艿那闆r下去建設,那只是一種政府追求政績的短期行為,只代表了少數(shù)人的心態(tài)。 ”

編輯:royal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