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新聞 | 規(guī)劃設計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風景旅游 | 園林城市 | 世界園林 | 風景園林師 | 花木資訊 | 人居環(huán)境 | 園林論壇 | 園林博客

春鵑(圖)

http://www.m.bodypridespa.com 2009-04-13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作者: 發(fā)表評論(0)

  落葉灌木,高約2米;分枝多,枝細而直。葉互生,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尖,表面深綠色,疏生硬毛,背面淡綠色。總狀花序,花單生或頂生,漏斗狀,花色多樣,品種繁多。有常綠杜鵑、落葉杜鵑;根據(jù)花期分為春鵑、夏鵑和春夏鵑。依花型分為單瓣、套瓣和重瓣。花瓣又有扁平、微皺邊和皺邊之分。

  枝細長,橫臥地面。葉子肉質(zhì),有光澤。開白色或米色花。葉子入藥?;ㄆ?-5月,果熟期10月。多生于山坡、丘陵灌叢中。

\

  適生地區(qū):

  中國是春鵑花的分布中心,約有460種,除新疆和寧夏外,各省區(qū)均有分布。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是最集中的產(chǎn)地,均分別占百種以上,僅云南的杜鵑花品種就占全國品種的一半以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從這里引種。

  應用:

  春鵑花的根、葉、花入藥,有和血調(diào)經(jīng)、消腫止血的功效;花葉外用根治內(nèi)傷、風濕等癥。杜鵑花辛、溫,有大毒,還可主治風痰劇痛、風濕痹痛和風蟲牙痛等癥。

  栽培技術(shù):

  常用播種、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壓條和分株。播種,常綠春鵑類最好隨采隨播,落葉春鵑亦可將種子貯藏至翌年春播。氣溫15~20攝氏度時,約20天出苗。扦插,一般于5~6月間選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枝條作插穗,插后設棚遮蔭,在溫度25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1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生根較慢,約需60~70天。嫁接,西鵑繁殖采用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時間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鵑,成活率達90%以上。野生春鵑和栽培品種中的毛鵑、東鵑、夏鵑可以盆栽,也可在蔭蔽條件下地栽。

  西鵑全行盆栽,培養(yǎng)土多用黑山土,用泥炭土、黃山土、腐葉土、松葉土及煤渣、鋸末等配制的培養(yǎng)土,只要pH值在5.5~7.O之間,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均可使用。上盆一般在4月或11月進行。春鵑花根系擴展緩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換盆1次,同時修整根系。澆水,要根據(jù)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干濕及生長發(fā)育需要,靈活掌握,水質(zhì)忌堿性,用自來水時,最好在缸中存放l~2月。

  4月中旬出房,正值生長旺期,需水量大;梅雨季節(jié),要防積水;7~8月高溫季節(jié),蒸發(fā)量大,要隨干隨澆,午間、傍晚還要往地面、葉面噴水降溫;11月上旬進房,若室內(nèi)加溫,生長仍旺,需水仍大,尤其開花抽梢之際,需水更多;若室內(nèi)不加溫則生長緩慢,3~5日澆一次水即可。要薄肥勤施。2~4年生苗,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過摘心、摘蕾來促發(fā)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疊紊亂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繁栽要點: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及壓條等方法繁殖。

  病蟲害防治:

  杜鵑的蟲害主要有大蓑蛾、網(wǎng)蝽和杜鵑葉蜂為害葉片,可用敵百蟲1200倍液噴殺,或在嫩葉上采取滅卵塊和幼蟲的方法。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銹病等,可用代森鋅或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分享到:
編輯:royal
有關  的新聞
更多評論網(wǎng)友評論 (已有0位網(wǎng)友發(fā)表了看法)
  • ·請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nèi)容
  • ·本站有權(quán)在網(wǎng)站內(nèi)轉(zhuǎn)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評論:
企業(yè)服務

熱點排行

    熱門博文

    論壇熱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