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側(cè)枝短刺狀;葉倒卵形,長1.6~6厘米,復傘房花序,有花10~22朵,花直徑1厘米,白色;花期3~4月;果近球形,直徑8~10毫米,成穗狀,每穗有果10~20余個,桔紅色至深紅色,甚受人們喜愛。9月底開始變紅, 一直可保持到春節(jié)。是一種極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觀果植物。適作中小盆栽培,或在園林中叢植、孤植草地邊緣。
喜強光,耐貧瘠,抗干旱;黃河以南露地種植,華北需盆栽,塑料棚或低溫溫室越冬,溫度可低至0℃~5℃或更低。
適生地區(qū):
分布于中國黃河以南及廣大西南地區(qū)。全屬10種,中國產(chǎn)7種。國外已培育出許多優(yōu)良栽培品種。產(chǎn)陜西、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區(qū)。
應用:
在庭院中作綠籬及基礎種植材料,也可叢植或孤植于草地邊緣或園路轉(zhuǎn)角處。
【別名】火把果、救軍糧、救兵糧、救命糧、赤陽子、紅子、豆金娘、水搓子
【來源】薔薇科火棘屬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P. crenatoserrata (Hance) Rehd.],以果實、根及葉入藥。秋季采果,冬末春初挖根,曬干或鮮用,葉隨用隨采。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平。
【功能主治】
果:消積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小兒疳積,崩漏,白帶,產(chǎn)后腹痛。
根:清熱涼血。用于虛癆骨蒸潮熱,肝炎,跌打損傷,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吐血,便血。
葉:清熱解毒。外敷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果:1兩。根:0.5~1兩。葉:外用適量。
栽培技術:
常用扦插和播種法繁殖,播種開花較晚。播種于果熟后采收,隨采隨播,亦可將種子陰干沙藏至次年春季再播。扦插可于春季2-3月選用健壯的1-2年生枝條,剪成10-15厘米長的插穗,隨剪隨插;或在梅雨季節(jié)進行嫩枝扦插,易于成活。
病蟲害防治:
火棘病蟲害較少,但也有一些害蟲危害植株,影響生長結(jié)果。春季常有蚜蟲危害,危害嚴重時影響生長與結(jié)果。可用3000倍敵殺死液噴霧殺滅蚜蟲。另外也可捕捉一些瓢蟲用針劃破翅后放在蚜蟲較多的部位捕食蚜蟲。對于外來的草蛉等蚜蟲天敵要保護利用。秋季常有梨網(wǎng)蝽若蟲危害,嚴重時也可用3000倍敵殺死液噴霧防治。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