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guī)劃反思 誰在建筑雷同化的中國城市?

2009-02-26 18:42:40    作者:孫曉華     來源:中華建筑報     瀏覽次數(shù):

  趨同化是當前中國城市建設的一個可悲的文化走向。千百年來風情各異的景象不復存在,經過再造的城市全都似曾相識,甚至千人一面。

  幾乎是所有的中國城市都在舊城改造上不遺余力。而所謂的規(guī)劃,一般都是按照最流行、最簡單的方法重新分割城市。比如在市中心造幾條商業(yè)區(qū)或者步行街,當然還有住宅區(qū)、和文化長廊這一類的東西。

  然后是最高樓大廈。細長的、圓柱式的、尖的、金的、純玻璃的、帶旋轉餐廳的,而且愈高愈威風,湊成一片更威風,看上去全是國際大都市。后來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啟發(fā),人們開始熱衷于把實墻拆掉,換上欄桿,名曰通透墻。更奇怪的是白瓷磚,說它奇怪,是因為它既沒人推廣也沒有政令推行,但國各地的房屋差不多全用瓷磚把外墻貼滿,其中大部分都是多為白色。有人戲稱為“廁所磚”,雖然這種說法的確苛刻了些,但缺乏美感卻是事實。

  還有可笑的水泥樹。城市里有樹和人造景觀當然好,但當樹變成水泥樹的時候就變得有些詭異了。想想看,北方飄雪時節(jié),綠意泛濫的水泥樹是多么扎眼。而且似乎沒有地域差異,一色的椰子樹,常年碩果當頭。

  于是每個城市都有了大廣場,但修好后又大都閑置無用。夏天酷日暴曬,冬天寒風回蕩。

  至于歷史街區(qū)和古建筑,全拆光了也沒啥稀奇。如果你要問,外國人來參觀,沒有了中國特色怎么辦?不要緊,這些問題用一條“古街”就能搞定,而且只要一條街就已經足夠。這就像當今的古裝劇,只要熱鬧就行。

  于是感到自己的城市愈來愈陌生,別的城市卻愈來愈熟悉。甚至,就連城市的天際線都可以如此相似。

  前些年,中國的城市建設一味復制西方,然后有人發(fā)現(xiàn),中國城市因而失去了特點;現(xiàn)在,中國各地又開始講文化修復。于是,一撥復制古代的景象又開始了。復制西方和復制古代,先后成為威脅中國城市人文景觀的兩種形式。難怪有人對中國城市的發(fā)展現(xiàn)狀用“一千個雷同城市構成的國家”來形容。

  走入商品經濟時代的中國,為何會有如此雷同化的城市?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了計劃經濟時代,所有物品,走遍全國都是一張臉的景象。雖然我們看到,趨同化有一個國際大環(huán)境,不單是中國獨有的現(xiàn)象,但當中國城市變成千人一面的時候,我們不妨把問題再深入一些,去想想生活方式的趨同由誰主導,以及誰會有權自由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

 

編輯:royal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