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過去十年中的中國當代景觀設計探索

2008-11-19 21:10:55    作者:孔祥偉     來源:《景觀設計學》     瀏覽次數(shù):

  4.4.3 朱育帆的兩個作品

  朱育帆任職于清華大學景觀學系,其設計的香山81號院獲得了2008年度的美國景觀設計師協(xié)會獎的住宅類榮譽獎,香山81號院是一個聯(lián)排別墅項目,山地建筑的特征明顯,設計的總體理念是詩意的山地棲居。其突出的特點是設計師對鄉(xiāng)土石材的大量運用,以及充滿魅力的景觀節(jié)點、景觀空間的把握和現(xiàn)代設計語言的運用。北京商務中心區(qū)現(xiàn)代藝術中心公園是朱育帆的另一個作品,《生命的景觀》的著者??斯坦納先生給筆者強烈推薦這個作品。項目位于北京中央商務區(qū)的中心,處在一個交通樞紐的上部,以大環(huán)的形式呈現(xiàn),作品堪稱精致,懸浮的大環(huán)以一個圓形水池為中心,周邊不同高度的環(huán)形墻圍合了空間,暖黃色石材的運用帶給人們視覺上的舒適,所有的設計元素都得到了嚴謹?shù)目刂?,黑色礫石的運用、樹在空間中的布局、銹鋼板對路徑的收邊以及鋼板雕塑構成的小入口,都是國際上普遍運用的當代景觀設計的語言和手法??臻g的品質、穩(wěn)定感帶來的歸屬感是其最突出的特征。藝術公園從構圖到空間的設計都帶有獨特的魅力,可以追溯到西方經典現(xiàn)代主義的探索。但將之放在整個當代的大語境中解讀,卻缺乏對時代問題的思考和批判,當然,在一個資金高度集聚的中央商務區(qū),有其產生的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具有此時此地的特征。

  4.4.4 龐偉及廣州土人的兩個作品

  由龐偉領銜的廣州土人團隊處在當代景觀設計語言探索的前沿,同時又共享了北京大學景觀設計研究的平臺,廣州土人的三位主創(chuàng)人龐偉、張健與黃征征同是建筑學的背景。由“方言景觀”主導的理念和持續(xù)的對當代文化的思考使近年來廣州土人的實踐備具批判性。龐偉及廣州土人同樣是中山岐江公園的設計者,并且龐偉全程參與到了公園的施工過程。中山尚城36度半山體公園是龐偉的方言景觀理念在實踐中的體現(xiàn),保留原有平常的鄉(xiāng)土景觀基底,并以較少介入的方式添加必要的構筑及場所,36度半的寓意為不高燒也不低燒,一種常溫的健康設計,在公園中,華南鄉(xiāng)土植物的多樣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在魏敏的《中山尚城36度半山體公園鄉(xiāng)土性植物設計回訪評價》一文中,詳細列舉了場地中的56種植物,其中鄉(xiāng)土植物占70%。廣州光大花園是一個居住類景觀設計項目,其很好地將自由的當代藝術形式與鄉(xiāng)土植物結合在一起。作品中打動人心的空間是表現(xiàn)力強的自由曲線浮橋穿越鄉(xiāng)土水生植物的圖像。佛山景觀塔是一個當代藝術作品,包括中山岐江公園的景觀塔設計,是龐偉及廣州土人團隊將當代藝術特征介入到當代設計語言的探索起始。

  4.4.5 易道設計的金雞湖項目

  易道公司是較早介入到中國規(guī)劃與景觀設計市場的境外公司,普遍的境外景觀設計公司在中國的實踐,缺乏針對中國問題的批判和觀念上的思考,更多的切入點在于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設計和城市美化的角度,這與多數(shù)城市管理者的理念趨同,加之豐富的環(huán)境設計經驗,促成了境外景觀設計公司在中國商業(yè)上的成功。易道公司在中國的實踐也擺脫不了以上的語境,但較之普遍的境外公司,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有著觀念上的訴求,其設計的蘇州金雞湖項目獲得2003年度美國景觀設計師協(xié)會獎,作為濱水景觀設計在城市開放空間之中的探索,從對人性化的解讀和語言的運用做出了努力,但其在整體的生態(tài)設計上有著缺憾,諸如高維護的植物的運用,較為單一的硬質水岸設計失去了豐富的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傮w上是一個空間語言嚴謹,以精致見長的受城市美化思想主導的作品。

  4.4.6 吳鋼及維思平的兩個項目

  吳鋼及維思平設計團隊的主要實踐體現(xiàn)在建筑設計上,以亞運新新家園會所、龍山小鎮(zhèn)教堂幾個建筑為代表的項目引起持續(xù),這一團隊較早地介入到了景觀設計實踐,設計元素的簡約,甚至接近于“無”是維思平景觀設計作品的重要特征,蘇州納米生物科技園運用了幾何式的構圖,其細膩而又帶工業(yè)化色彩的構筑,豐富的水環(huán)境,沙礫的運用,以及水生植物的設計及對生態(tài)的關照,都反映了當代設計的特征,并以簡約的形式體現(xiàn)了一種面對環(huán)境的低姿態(tài)。

  4.4.7 艾未未的兩個作品

  藝術家艾未未同時又是一個建筑師,他的行為藝術作品、雕塑作品及近年的建筑作品備受設計行業(yè)和公眾媒介的關注。在景觀設計方面,他曾作為SOHO中國的三個地產項目SOHO現(xiàn)代城、建外S O H O和長城下的公社的景觀設計師。他設計的浙江金華大堤與艾青文化公園是一個當代藝術空間與雕塑的集合體,語言上的純粹性帶來的魅力讓人難以抗拒,空間對人的關照及意義的附加是這兩個作品的特征。

  4.4.8 劉家琨的廣州時代玫瑰園景觀

  劉家琨設計的廣州時代玫瑰園景觀以全新的形式語言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帶有解構主義色彩的空間語言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作品有著完整的敘事體系,表達了建筑師對當代城市空間中公共性與私密性的思考,其訴求是試圖在當下封閉的小區(qū)制度和城市公共空間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互動關系,用一條架空的步行橋連接起不同屬性的三個空間,劉家琨還試圖在景觀中建立一個雨水收集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在生態(tài)方面的思考。從當代景觀設計學語境中解讀這一作品,植物的運用相對貧乏,其形式感的表達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空間的可利用性。但它在中國普遍的形式語言探索匱乏的居住區(qū)景觀中帶給人們新的設計語言,對普遍的以植物堆砌和奢華的巴洛克風格主導的華南居住區(qū)景觀中,是某種意義上的批判。

編輯:royal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