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老嚴夫婦和兒子兒媳一起游廈門植物園。在棕櫚園,老嚴不斷彎腰看樹木介紹,但是,幾乎每一次直起腰身,臉上寫滿的都是失望,因為那上面有關樹木的介紹牌文字都模糊不清,路遇的記者幫忙辨認,也無法辨別。
記者順著棕櫚區(qū)的小徑走了一圈,發(fā)現幾十塊說明石牌,幾乎就是白板一塊,看上去更像供人休息的小凳子。有的勉強能辨認出“散尾葵”、“越南葵”、“紅棕”,有一些即使吃力辨認出一二,你也不能確定它指誰,因為周圍有多棵不同的棕櫚,比如“砂糖椰子”,“香棕”,到底誰是誰呢?
兩位年輕人也走走停停地看。小伙子說,我就喜歡棕櫚,特別有熱帶感覺,可惜,沒有介紹文字。都說廈門植物園不錯,我也覺得名不虛傳,拍了不少照片。不過,這些美麗的棕櫚,在照片上我恐怕一棵都標不出它們誰是誰。
姑娘說,網上說這里有一種堇棕,就是產“西米”的那種植物,說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每棵樹可產200余斤西米,大約5棵樹抵得上一畝稻田的產量呢,我們也沒有看到,會不會就在我們眼前錯過了?還有,產油的“油棕”有嗎?
事實上,百花廳斜對面一小片筆直的、碗口粗、亭亭玉立的棕櫚樹,記者來廈門十多年,也不知道它們的學名,問過許多朋友,至今沒有答案。后來對照圖片上網補習,推測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檳榔”?;貋淼穆飞舷驅в斡懡?,導游說,我們知道一些樹名,但大部分是不知道的,它們也沒有名字。
記者看到,在南衫區(qū),菩提、黃金串柳葉、柳葉千層紅,西門出口附近的低處喬灌木,大都有樹木芳名吊牌,比如吊蘭樹、紅苞樹、花葉良姜、黃花夾竹桃、旅人蕉等等。
市民林先生說,每逢長假,他總要接待來廈親朋好友,很多人喜歡廈門植物園,可是,他做導游介紹,能教給客人的總是很少。他覺得,作為一個知識性的園林,這些千姿百態(tài)植物品名、性狀、用途的介紹,應該再加強和突出。
文/圖 記者 徐蘋
【相關鏈接】
近500種棕櫚植物 居全國第一
據介紹,植物園棕櫚區(qū)的棕櫚植物主產于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種類達3000多種,廈門植物園種植了近500種,居全國第一。
棕櫚科的形態(tài)、習性各異,有雄偉壯觀的堇棕,秀麗挺拔的大王椰子,有小巧玲瓏的玲瓏椰子,有喜光的加拿列海棗,耐干旱的伊拉克蜜棗,有耐蔭的棕竹和耐水濕的沼地棕。經濟用途方面,有產油的油棕、產糖的糖棕、砂糖椰子、產蠟的蠟棕、藥用的檳榔,還有可提取香油的香棕、果用的椰子、產纖維的棕櫚。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