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華:限行機動車 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
“現在是延續(xù)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政策的最好時機,可以借奧運的影響力向社會傳遞節(jié)約型社會的戰(zhàn)略信號。我注意到網上關于這方面的討論很多,基本上都是就事論事、各說各話,彼此之間難以形成共識。我覺得整個社會應該戰(zhàn)略性地看待這一措施的必要性,并且支持北京市政府把它變成一項長遠的城市公共政策,把減少城市機動車出行量作為改善城市管理和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一部分,進而推動節(jié)約型社會建設?!北本┐髮W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日前特意約請《科學時報》記者,就北京市是否應該在奧運之后延續(xù)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政策的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10年以來,第一次持續(xù)地經歷這么多藍天。從北大的校園里,幾乎每天都能一眼就看到十幾公里以外的西山,令人心情愉快。7月份,我又恢復了每天都進行戶外鍛煉的習慣,真的太留念最近的北京了!”
“我家住在清河安寧莊,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同時來北大上班,以前打車或者自己開車一般都需要40多分鐘。實行單雙號的暑假期間,我每天都坐公交車上班,一般30分鐘以內就能到學校,這兩周中小學開學了,我還是帶孩子坐公交車去學校,也沒有超出35分鐘。這樣算下來,自執(zhí)行單雙號限行以來,每個月節(jié)省了30升汽油。2007年北京市有60多萬在校小學生,如果大家都乘坐公交接送孩子,每天節(jié)省的汽油就是一個非??捎^的數字!”李迪華說。
李迪華說:“奧運期間的交通暢通和藍天白云引發(fā)我們對城市生活新的思考和期待,奧運給了中國城市一次難得的公交優(yōu)先的實驗機會。實驗是成功的,雖然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沒有公布正式的調查數據,但《新京報》正式委托某咨詢公司完成的抽樣調查結果還是非常能夠說明問題的,68.9%的受訪者支持9月20日后繼續(xù)執(zhí)行單雙號限行措施,其中有車的受訪者支持率為48.5%。一項公共政策獲得如此高的公眾支持率,就意味著實施這項政策的時機已經成熟?!?/P>
為什么要把奧運期間機動車執(zhí)行單雙號行駛的交通限制措施變成一項永久城市政策,李迪華認為,制定這項政策的理由在交通之外??這是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需要,能夠極大地促進中國城市化運動的觀念變革。
“是否繼續(xù)執(zhí)行單雙號機動車限行政策考驗北京市的智慧!因為支持公交優(yōu)先城市交通政策,就是支持節(jié)約型城市和節(jié)約型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通過這樣一項政策的實施,可以為在更加廣泛的領域實施節(jié)約型社會戰(zhàn)略奠定輿論和工作基礎。公交優(yōu)先、限制機動車使用將是各個城市必然要出臺的政策?!?/P>
李迪華列舉出六方面的理由:
第一,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的需要。目前我國汽車使用執(zhí)行的不是“全成本定價”,有車的人使用了社會全體成員的納稅款修的路。去歐美國家旅行,看到機動車駕駛者總是老遠就給穿越街道的行人讓行,在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做時,他們總是說一句話??“I own you(我欠你的)”,體現的就是這個公平原則。但面對北京復雜的交通狀況,“讓”和依靠公交優(yōu)先政策,已經無法平衡有車族和無車族之間的利益。因為堵車,有車族的自身利益也已經受到危害,限制機動車使用勢在必行。
第二,人居城市環(huán)境共同利益的需要。有目共睹,限制機動車使用給北京的回報是藍天白云和良好的空氣質量。它們促進居民戶外活動的增加以及健康的改善。
第三,建立新的公共生活價值觀念的需要。個人物質財富的炫耀是封建思想的遺留,有車族的光環(huán)應該被更加廣泛的公共生活價值所替代。不能因為一個人、一個家庭的方便而犧牲全體人的公共利益。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已經成為西方社會城市生活的行為準則,很多著名的政要,如媒體經常報道的紐約、倫敦市長都堅持使用公交上下班。使用城市公交出行,應該成為一種新的社會時尚。
第四,緩解能源危機影響的需要。中國是個貧油國家,限制機動車使用直接減輕對汽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賴。清潔的城市空氣,使得城市熱島效應減小、晝夜溫差加大,間接地減少人們對空調的依賴,也可以促進能源的節(jié)約。
第五,降低政策實施成本的需要。公交優(yōu)先和限制機動車使用既然是政策,就需要各種配套措施全方位推進,可以從已經執(zhí)行很好的廉價公交和推行單雙號限行措施開始啟動,逐漸完善和推進。公交優(yōu)先政策,最重要的配套措施就是控制機動車出行總量,機動車使用全成本定價、征收燃油稅、提高停車收費標準、征收進程費等都是這個目的。每一項政策措施都是在進行利益關系的調整,都會有反對聲音,政策和政策措施都有完善的過程,但如果不采取行動或者到非行動不可才行動,落實政策的成本就會很高。
第六,從城市規(guī)劃建設開始就落實公交優(yōu)先政策的需要?,F在城市交通問題的解決,政府的工作基本上是被動的,原因就是對機動車的發(fā)展影響估計不足,土地資源緊張、能源危機更加加重了這種狀況。應該讓牛拉著車走,而不是讓車拽著牛走。這頭牛就是基于公交優(yōu)先政策的城市機動車交通模式。今天的城市都應該按照公交優(yōu)先的交通模式來建設,而不是建好了城市,再來對城市進行改造,完善公交設施,更不能等百姓都走不動路了,再來倡導公交優(yōu)先文化。
至于限制機動車使用之后的出行問題,李迪華建議說:“公交出行、綠色出行已經成為城市交通未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北京已經建了強大的公交優(yōu)先通行保障設施,這些設施的作用必須通過適當的限制機動車使用措施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揮。與其大家開車上路一起堵車,不如大家一起乘坐公交車和地鐵暢行在北京的每一個角落?!?/P>
“北京的交通治理,任重道遠,非一朝一夕、也非單一的某項措施就能解決,需要政府各個部門、全體市民共同來努力,需要采取綜合措施,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解決。但就單雙號機動車限行政策而言,一定要用戰(zhàn)略的眼光看待,因為其背后是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更大戰(zhàn)略?!崩畹先A強調道。
編輯:royal